成果推广
岭南粤语资源保护与文化传承
2015-09-13 10:33:20 来源: 点击: 作者:刘介民(广州大学bet365.net研究员) </span> </p> </div> <!--正文-->
粤语是一种属于汉藏语系的汉语族的声调语言。粤语在社会交往和改革开放中的影响力不可低估,国内和世界都有不少非粤语区的人士学习和使用粤语。粤语是粤语区地方文化的重要载体,对保护和发展以岭南文化为代表的地方传统文化有着重要的价值。在语言学方面,粤语保留了不少古汉语的特点,对古汉语研究意义重大。
广东省在推广普通话环境下粤语发展的独特性, 当今广东粤语仍面临有危机,推广普通话的同时保护粤方言与粤文化的可行性办法,推普和保护粤语并不矛盾。
一、在推普环境下广东粤语发展的独特性
1. 历史原因造成粤语成为广东的强势语言粤语在语言接触中的强势地位,主要来自广东人的商业运作。从地理环境方面分析,粤语分布的中心地带珠江三角洲是平坦的河网地带,在省外和国外的分布也大多集中于市镇,广州是一千多年的都城,也是中国对外贸易的南大门,广州话在粤语区内的权威地位是自然形成的。由于粤语的强势地位,使其比广东省内的其他方言更具竞争力,成为广东省内的通用语。
2. 粤语有独特的表达体系,与其他方言最大的不同是,粤语有独特的书面表达体系,粤语口语可以完全用汉字和粤语中特有的“粤语字”以书面语形式表达,不论是纯粹的方言口语或是掺杂着文言成分和书面语的混合文体,都可以书写成文。这使得粤语在推广普通话的大环境下生命力依然顽强。早先的木鱼书、通俗小说和现代的广东报纸的副刊、广告等都有使用这类方言书面语,用粤语汉字书写的书面语,用粤语阅读便可理解。在民间也常常见到用粤语书写的告示、便条和广告。这就是粤语的言文分离现象,言文同音而词义各异,文白杂用,雅俗共赏。
3.国家的特殊媒体政策造成粤语在广东省内继续发展.
1959年开台的广东电视台成为中国内地首个以粤语广播的电视台。以广州话为播出语言。大部分母语非粤语的广东人大都能懂粤语。改革开放初期,国家广电总局继续容许广东的电台电视台以粤语广播。受此影响,广东的粤语使用者没有明显减少,这也是粤语能继续顽强生存的前提。粤语在广州电视媒体所占的比重还是相当大的。这也从一个侧面反映了广州市民的收视习惯,粤语作为一个传媒语言还是被大众所接受的。广州是唯一拥有当地方言频道的城市。
4.香港文化强势进入广东,促进粤语发展
20世纪50年代以来,香港出版了大量粤语书报,录制了大量的粤语音乐录影带和粤语电影,这些大众传播物在广东影响很大,应该说它们为巩固粤语在广东的地位做了不少贡献。20世纪80年代改革开放以后,为吸引港商、海外华人到广东投资,粤语不但没有受到推广普通话的影响,反而受香港电视、电影、音乐影响,大量北方人学习粤语,令粤语进入又一个全盛时期。20世纪90年代,国家广电总局特许香港的两家免费电视———无线电视和亚洲电视在广东全省落地,广东民众可以通过有线电视收看香港的粤语电视频道。大量香港的外来词、流行词汇通过电视频道传入广东省,丰富了广东粤语词汇量,香港的粤语口音也在广东流行一时。
5.市民和媒体对粤语的支持
2010年7月,广东政协委员纪可光的一份增加广州电视台普通话播音时间的提案,引发了一场关于“粤语存亡”的大争论,“保卫粤语”成了重要话题。广州市民走上街头,发起“撑粤语运动”,当地媒体给予报道,舆论站在“捍卫粤语”这一边,广州电视台也发表声明,表示暂时没有调整粤语节目播出比例的安排。粤语在广东具有极高的向心性。因此,在推广普通话的大环境下,粤语在广东还能有所发展,这与民众的支持必不可分。2010年“粤普之争”的风波,在学术界引起了广泛讨论,也让学者们注意到保护方言与推广普通话之间存在的问题。
二、在推普环境下广东粤语面临的危机
1992年,广东省做出《中共广东省委、广东省人民政府关于大力推广普通话的决定》。决定指出,主要用方言播音的电台电视台要逐步减少方言播音时间,增加普通话的播音时间,面向学生的少儿和教育节目应全部使用普通话播出。同时要加快学校普及普通话的进程。
广东电视媒体出现的纯普通话频道,以及一部分粤普双语频道。目前广东卡通频道、南方少儿频道、广州少儿频道均为纯普通话频道,中小学均以普通话为教学语言,广大青少年接触普通话的时间大大增加。但是,这些推普措施也大大减少了青少年接触粤语的机会,使新一代广东人的粤语不再灵通。
这些问题已经存在了一段时间,只是在“撑粤语运动”期间被报道出来而已。虽然有证据显示粤语的萎缩程度比其他汉语方言慢,但其萎缩确是不争的事实。
另外,粤语在海外的使用人数也在逐渐下降。虽然粤语现在仍是美国使用人数第三多的语言、加拿大使用人数第三多的语言、澳大利亚使用人数第二多的语言,但是随着中国大陆移民的不断涌入,海外孔子学院的不断开设,普通话在国际上的使用正日益广泛,截至2009年3月,全球已有81个国家建立了256所孔子学院和58所孔子课堂。粤语在海外华人社会的地位也大不如前了。
三、保护粤语和岭南文化的重要性
以粤语为基础的岭南文化有悠久的历史,在传统的岭南戏剧、对白及唱词中包含了不少粤语口语的成分,粤曲、童谣、山歌以及木鱼书等,都有浓厚的岭南色彩。
粤语与现代汉语普通话差异巨大,两者间完全无法通话。粤语的语音与《广韵》系统的对应相当整齐,字音的异读和多音词的连读变音也很少;词汇系统则比较复杂,既有不少来自古代南越语的底层,又有相当数量近代的英语借词;语法方面,粤语与普通话的区别主要体现在语序、虚词、副词、部分形容词、助词及其放置方式上,复杂而不可缺少的语气助词也是粤语与普通话的区别之一。粤语在社会交往和改革开放中的影响力不可低估,国内和世界都有不少非粤语区的人士学习和使用粤语。粤语是粤语区地方文化的重要载体,对保存传统文化有重要的价值。在语言方面,粤语保留了不少古汉语的特点,对古汉语研究意义重大
方言的最大作用就是它的交际作用。在一定的地域内,方言就是大多数人民用来交际的基本工具,是当地人民生活必不可少的条件。粤语是岭南地区的语言名片,在社会风俗、心理倾向等方面都具有自身独特的魅力,凡是使用粤语为母语的人,对粤语都有一种特殊的难以割舍的感情。方言承载着各地不同的文化。就一般情况来说,在一定的地域形成了方言,同时也形成了地域文化。作为岭南文化的载体,粤语和岭南文化在形成过程中是相互依存、相互影响和相互推进的。
粤语不但直接保存了许多传说、故事、民谣,还广泛留存了不少非语言的艺术创造和宗教信仰以及民俗活动。多姿多彩的方言文艺也是以方言为土壤的,随着经济的发展,方言的淡化,方言文艺也出现前所未有的危机。广东文艺界除了复兴“粤剧”之外,近年来还创作了类似于北方单口相声的艺术形式“栋笃笑”,方言文化的影响力还是不小的,它的价值依旧存在,使用方言的人对自己的方言还是很有感情的。
四、在推普的同时保护粤语的可行性方法
1.保留本地电视台的粤语节目语言是文化的载体,粤语是岭南文化的载体。粤语承载了丰富的乡土知识和草根文化,粤语节目之所以在广东地区大受欢迎,是因为它贴合民众的实际生活,建立了地方文化和受众之间的联系。浓郁的地方文化只有通过方言来传播,才能保持原汁原味。
2.学校和家庭共同努力
普通话作为学校的教学语言无可厚非,符合国家的推普规定,但在课间不允许学生说粤语,说粤语被扣操行分的规定就有点过犹不及。国家在学校推广普通话的本意是让中小学生有一个普通话的课堂环境,而非禁止学生说方言。学校要教授粤语,要以双语标注。不仅要保留普通话成果,同时要复兴粤语,以体现国家认同,文化和历史共享。
3.国家在推普的同时应推出相关政策保护粤语
保护粤语,除了教育界人士的努力,有关方面在政策和措施上鼓励支持粤语的使用也同样重要。比如在一些非正式活动上不限制说粤语,多举办一些“说粤语”的活动,让更多的广东人了解粤语,不仅会说,还能认识粤语背后的文化故事,增强对粤语归属感和自豪感。不能以任何理由忽视粤语。粤语语言利益不需要像普通话那样从国家层次考虑,每个岭南民众都有其丰富的文化和历史背景。他们的语言对于了解南粤文化和历史至关重要。
粤语在广东的发展具有不同于中国其他方言的特殊性,较之其他方言,粤语的生存环境较为理想,但它的衰落亦是不争的事实。毕竟方言和地方文化密不可分,要保持一个文化多元的社会,就要保护方言。不管从经济还是从文化角度看,普通话的强势是不可否认的事实,不需要人为干预,学习普通话的人只会越来越多。方言是自然的传承,不能强制。推普与保护粤语并不是一组矛盾的概念,在普通话通行全国的前提下,适当发展粤语,或许会令各地的文化走向更自由的发展通道,对主流文化也是一种补足和丰富,可以更好地服务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
(广州大学bet365.net刘介民教授2015年6月23日在《广东——伤害语言文字法律法规贯彻实施工作座谈会》上的发言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