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告通讯
bet365.net2015年度工作总结
2016-01-20 16:12:55 来源: 点击: 作者:耿淑艳(bet365.net研究员)
2015年,全体研究员精诚合作,共同努力,广泛开展广府文化保护、传承、创新、推广的工作和研究,取得了丰硕的成果。
获得5项科研立项
中心研究员获得科研立项5项,包括苏凡博的“媒介融合背景下节目主持人传播力研究”获得国家社科基金资助,李鲤的“香港报刊话语中的社会身份认同研究(1997-2015)”获 教育部人文社科基金资助,戴剑平的“广东省电影产业现状与发展报告”获省委宣传部理论粤军基金资助,陈詠红的“广府文人思想发展史论——以《广州大典》为中心”获得广东省哲学社会科学规划基金资助,黄颖仪的“岭南传统音乐系统课程的开发与实践”获得广东省高等教育教学改革项目资助。
出产一批重要的研究成果
中心研究员发表学术著作4部,包括耿淑艳的《岭南古代小说史》,纪德君、曾大兴主编的《广府文化》年刊,曾大兴主编的《文学地理学》第四辑,梁凤莲主编的《全国视野——广州评论观照下的文艺与文化》。参编学术著作4部,黄小娅参编的《广州方言民俗图典》、蒋艳萍参编的《波罗诞论稿》《波罗诞经典》《波罗诞画卷》。
参编《广府文化年鉴(2014)》,该年鉴是由广州市社会科学界联合会、中共广州市越秀区委宣传部、bet365.net共同组织编撰的年度资料性文献,中心十余名研究员参与了编写。该年鉴作为《广府文化年鉴》的创刊号,是中国第一部民系文化年鉴,有广府文化“通鉴”的功能,重点反映了2012、2013年广府地区的文化形态表现和研究情况。
发表学术论文41篇,其中权威期刊4篇,CSSCI期刊及拓展版3篇,核心期刊6篇,省级期刊15篇,报纸上发表的论文13篇。马达、刘瑾、潘妍娜等人的粤曲和私伙局研究是中心的特色研究,有论文7篇,包括《从感性认知到意义呈现——对民间“私伙局”粤乐演奏的美学解读》、《茶楼中的传统粤曲文化空间——对广州两家粤曲茶座的考察报告》、《私伙局与专业团体的粤乐演奏审美差异分析》、《广州高校学生社团与校园粤剧粤曲传承研究——以广州大学曲艺社为例》、《现代“私伙局”:中西音乐融合的旧典新韵》、《广州岭南琴派储存和发展的文化环境探析》、《人文地理学视域下沙湾何氏家族广东音乐风格形成之研究》,这7篇论文通过大量的田野调查,以深入的个案研究,提出粤曲与私伙局的保护、发展与传承的方法和路径,具有实践意义。
杨晓旗的广绣保护与传承研究是中心的特色研究,有论文2篇,包括《新论“画”“缋”与“绣”》、《传统广府实用绣的工艺之美及其当代启示》,探讨了广绣的色彩艺术、语言表现艺术、艺术流变和美学价值,对于广绣的发展具有一定意义。
纪德君、刘介民、梁凤莲、曾应枫的广府民俗传承与活化利用研究论文有4篇,有《民俗艺术是民族的文化基因——广府民俗艺术的审美价值和社会价值》、《论广州乞巧民俗文化的活化利用》、《新塘“龙船景”将龙舟文化代代传承》、《岭南风情入“蜃楼”》,探讨了乞巧、龙舟、端午等传统民俗活动的现代价值和现代利用的方法与途径,具有相当的实践意义。
在《中国社会科学报》开设“人文岭南”专栏,发表了7篇论文,有《佛山木板年画“与俗俱进”》、《现代“私伙局”:中西音乐融合的旧典新韵》、《书粤东风情,传乡邦文化》、《文学地理学:历史与路径》等,推介了佛山木板年画、私伙局、广府小说、文学地理学研究的最新成果。
获得数项科研奖项和创作奖项
戴剑平的《粤港电视剧生产体制比较》获广东省哲学社会科学奖三等奖。殷建辉长期从事陶艺创作,其作品获3项大奖,《风花雪月》获第二届珠三角工艺美术作品邀请展金奖,《悟道》获第十届广州市工艺美术精品展银奖,《风花雪月》获2015中国国际文化产业博览交易会银奖;此外,《花器》入选中国当代陶瓷艺术家作品三年展。
开展多种形式的田野调查
中心组织研究人员围绕广府文化遗产开展了多种形式的田野调查,20余人多次深入全省各地的田间地头、社区、工厂、作坊等进行调研,调研内容包括广府古村落、广府民间信仰、广府音乐、佛山木板年画、佛山陶艺、佛山玉雕、广彩、广绣、香云纱等等,获得了大量的一手材料,为研究工作奠定了坚实基础。
主办“第三届广府文化论坛”
为推进广府古村落的保护与活化利用,中心与佛山市艺术创作院联合主办的“第三届广府文化论坛”,于2015年11月21日至22日在佛山举行,中心主题为“广府地区古村落研究”。会议收到了29篇论文,其中古村落研究论文17篇,广府文化研究论文12篇。会议邀请了60多名专家学者和新闻工作者参加。《信息时报》、《佛山日报》等媒体进行了采访和报道,《佛山电视台》制作的新闻于当天即时播发。
参加各种学术交流活动
研究员参加了14次学术交流活动,纪德君参加了“黄遵宪与近代中国高峰论坛——纪念黄遵宪逝世110周年学术研讨会”,曾大兴参加了“第六届广州市青年文艺评论讲座”,文一峰参加了在瑞士巴塞尔举办的“第五届世界可持续发展论坛”,蒋艳萍参加了“广州民俗文化节暨黄埔波罗诞文化研讨会”, 刘瑾、潘妍娜、马达等参加“第二届岭南传统音乐研究与传承学术研讨会”,等等。
培养广府文化传承人才
中心重视广府文化传承人才的培养。鼓励研究员指导学生进行广府文化研究,撰写广府文化研究的学位论文,刘瑾、杨晓旗指导研究生撰写5篇硕士论文,潘妍娜、蒋艳萍、耿淑艳、李近研究员皆指导本科生撰写14篇学士学位论文。
中心依托“广府文化研究网”,长期面向广大学生征稿,来稿经筛选,刊登在“广府文化研究网”的“广府大观”栏目或“文化传承”栏目,每年举行一次征文比赛。中心与番禺区文联合作,建立市桥传承中心和沙湾传承中心。
邀请国内外专家来中心讲学
暨大文学院伍巍教授来中心主讲“国学精神的现代启示”,中国艺术研究院赵伯陶研究员来中心主讲“数据检索与《聊斋志异》研究”。广东省民间文艺家协会主席等一行3人来中心商洽合作事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