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建筑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文化大观 > 岭南建筑 > 正文

英德老地湾——彰显清代特色文化与繁华的古村落

2016-04-14 20:28:06 来源: 点击: 作者:罗兰君(广州大学人文学院)

老地湾,位于英德市区西南方6公里处的北江河畔,已有300余年的历史。老地湾古村落文化作为英德众多不同的村落文化之一,具有一定的代表性,1995年它被列为英德市文物保护单位。

老地湾背山临江,村后左峰为海螺山,右峰为石狗山,两山相连,连绵起伏,郁郁葱葱,呈半月形翠屏,似一张巨大的太师椅,又像一只巨大的迎风而立的蝙蝠,将整个村落紧拥入怀,“老地湾”由此得名。老地湾至今保留的“朝选林公祠”、“赵氏家祠”和“黄氏家祠”三座清代祠堂并排而列,其中林公祠位居中间。也是保存最好、最有价值的一座清代祠堂。林公祠为清代标准的民间建筑,其精致的雕柱、木雕和灰塑图像及其它建筑构件,是研究古代建设和建筑艺术的实物。而以其为核心的整个清代民居群落,则是老地湾林氏家族发展的见证。

悠悠的北江,从村旁绕过。旧时村口建有码头,可容几十吨的船泊停留装、卸货。而今,发达的公路交通使北江水上航运少了旧日的繁忙,一条通往宝晶宫省级旅游风景名胜区的公路从村旁经过,来往的车辆打破了古村落的宁静。社会发展的变迁和时代的进程使这个历经几百年时光磨砺的清代村落物是人非。斑驳的围墙,古老的榕树,历经几百年岁月的苍桑而泛出幽光的青石板,坚固的古墙的壁画栩栩如生;残旧的巷道,狭隘的园门,高高的炮楼,精致的木刻屏风和花窗,无一不展现出老地湾古村的深厚文化气息和往日的繁华。

朝选林公祠:风格独特的清代建筑群

老地湾林氏家族清代建筑群陆续建于康熙至道光年间,其中林公祠重建于道光二十一年,除紧靠后山的一栋青砖青瓦砖木结构楼房在民国遭火灾被烧之外,其余建筑仍保存完好。整个林氏家族住宅为围楼式建筑,共有房20余间,外围墙脚用夯土,上接青砖,为二至三层砖木结构。围楼内各房可相互连接相通。每栋建筑的楼口和屋脊都用印有“寿”字的陶瓦和简瓦作装饰。其中林公祠宽12.8米、深32.2米,占地412.16平方米,为三进二天池格式布局。中间天井为麻石所凿成,雨水从天井的暗道排出。祠堂和民居有侧门相通,祠堂大门外阶梯为青石所铺成,门前两柱为高6米,切面长、宽均为42厘米的立方石柱,柱上有石雕横梁,梁与柱上有雕花装饰,刻石精美。祠堂正门墙上画有山水、花鸟和人物耕读壁画,虽墙壁斑驳,但其人物神态与景物仍栩栩如生。

建筑独特而历经数百载风雨的林公祠

祠堂大门用厚近10公分的原木板制成,内外侧分别加装经、纬方向高硬度入墙活动式圆木栓,木栓为高硬度木材所制成,沉重而光滑,木栓插入的孔洞全部为圆口紫铜做成,用以抵御外来土匪和入侵盗贼。祠堂大门进第一间隔扇门顶正中挂有“九牧家声”之匾,二进为“贻徽堂”。祠堂外厅两面墙上原挂有六幅横匾,现只剩下挂匾的铁钉,匾已不存。文化大革命时被毁掉几幅,现只剩3块被林氏家族老人收藏。

幽深的“贻徽堂”,凝结着家族的悲欢离合

祠堂的屋顶为青瓦筒所铺就,坚固结实,据说可以在上面跑动而相安无碍,如履平地。屋顶两端为鲫鱼背造形装饰,如同古代的学士帽。除祠堂外,保存完好的还有林氏家族的其它几座清代建筑,他们都与祠堂连为一体,建筑布局即按清代建筑风格,形成一组保存完好的围楼式的清代古建筑群。这些古建筑气势恢宏,工艺精细,无论横梁、斗拱、花门还是窗棂,都有层次繁杂、人物众多的木刻。

古民居内精致的花窗

可惜最里面靠海螺山的一栋建筑于民国初年发生火灾,烧毁了所有的木制部分,所有精致的木雕木刻艺术全部付之一炬,只留下高高的砖墙。起火缘由为住在此屋的屋主林庭景之子向其要钱,林庭景不给,其子便点着火烛四处寻找,不小心打翻火烛而引发大火将房屋烧了。据说火连续烧了两天两夜,同时将全族当年寄存在此处的几万斤租粮也全部烧光。令人惊奇的是,火烧后剩下的断壁残垣,历经近百年的风雨磨砺竟完好保留至今。究其原因,林氏人说,因为当时林氏家族将全族公有粮食存在此处,考虑到防盗,此栋楼房墙壁在建造时按粮仓规格兴建,采用糯米、石灰等原料混合起来作为建筑材料,坚固结实,因而至今仍很牢固。

溯源:林黄赵三姓的迁徙史

据学者考究,从康熙年间开始,老地湾人口为林、黄和赵氏家族三部分构成。其中赵氏家族最早,约在康熙元年之前,其次是林氏和黄氏家族,后两者均为康熙年间搬迁至此。因这三姓家族均无族谱下传,所有依据只能以其家族所刻碑文或其后人口传所说为依据。通过查阅相关资料和对当地老人的调查得知老地湾林氏、赵氏和黄氏家族均于明、清时期从福建迁入广东继而迁入英德老地湾。迁居的原因主要受当时清政府的政治、经济发展政策的影响。据中国通史记载:明清时期,清政府为鼓励土地恳荒,对人口迁移不作限制,因而形成“人口迁移是封建社会后期突出的社会现象,地广人稀的山区是这一时期人口迁移的主要方向”,赵、林、黄氏家族先民就是在这种社会背景下由福建迁入广东继而迁入英德最后定居老地湾的。

据赵氏家族后人口传,其始祖由福建迁入广东新丰县,后由广东新丰县迁入英德桥头,继而分成三股,一部分迁至英德城,另一部分迁至老地湾,最后一部分迁至英德廊步村定居。至于赵氏家族迁入广东各地的具体时间和原因已无处可考。根据林氏家族石刻碑文得知,赵氏先祖迁至老地湾的时间比林氏家族要早。林氏家族迁入老地湾的时间为康熙年间,据此推算,老地湾赵氏家族迁入此地的时间距今应至少为350年之久。由于赵氏家族是首先迁入老地湾的家族,在当时地广人稀的英德,按其后人所说“其家族是当时拥有老地湾土地最早也是最多的一家”。

时光与历史似乎已沉淀在斑驳的墙壁和门扉上

根据林氏家族祠堂碑文,其先祖开始由福建漳州迁入广州,后由广州迁至潮州,再由潮州迁至清远,最后由清远迁至英德老地湾。其中由清远迁至老地湾历时15年。林氏家族的老地湾始祖为林时然(称时然公),他登上老地湾这片土地时是在清康熙年间。据说是林时然随一叶姓人于清远从事烧石灰手艺,后两人由北江北上至老地湾,见此地石灰岩适合烧制建筑用石灰,便在此定居,烧制和经营石灰谋生。所烧制石灰通过北江用船售运至清远和广州、佛山地区。

迁至英德老地湾的黄姓始祖为黄文安(称黄太公),迁至老地湾缘由是其与林姓家族第二代(林家二世祖朝选公)有姻亲关系,黄太公为林姓朝选公第一房妻弟。按此推算,其迁入老地湾的时间应为康熙年间。当时位于连江口的黄文安因“无田可耕”,而老地湾林氏家族购有大量土地,于是黄氏家族便迁入老地湾定居,世代繁衍生息在老地湾。

村落经济:清代老地湾富甲一方

明清时期,随着地区经济的发展,商品经济日趋活跃,农村经济呈多元化发展。正如乡志所言:山多田少,地狭民稠,地瘠民贫,男子各抱四方之志(光绪《嘉应州志?礼俗》)。老地湾面临北江,林氏家族为发展经济充分利用北江天然交通优势和当地石灰岩资源生产、经营石灰和石材发展贸易。当时老地湾生产的石灰,除用来作建筑房屋材料之外,还可用作农业生产。旧时因生产力落后,客家人针对稻田多虫害的特点,用石灰作为肥料施于田间,提高产量。石灰用作肥料起以下作用:一是起中和土壤酸性作用,提高土温;二可以杀死害虫。粤北山歌有首唱到“四月打工真可怜,挑担石灰去蓐田”就是真实写照。当然,石灰生产销售主要还是用作建筑材料。当时老地湾从事石灰生产、经营的主要以林氏家族为代表。林氏家族“靠山吃山,靠水吃水”,充分利用自己的聪明才智和辛勤劳动发展商品贸易,不断壮大家业。该家族自时然公时经营石灰和石料,用船将烧制出来的石灰和打制的建筑石料通过北江源源不断地运往广州和佛山。因当时所烧石灰质量好,因而在佛山和广州地区据有稳定而广阔的市场。当时的北江作为南来北往的主要交通通道,来往船只不计其数,商旅船只如云。因林氏家谱及其相关记载不复存在,具体经营情况现已不得而知,经济发展和经营指标已不可考究,但有一点可以表现:同治《韶州府志》卷Ⅱ《舆地理略?详异》中记载:“甲午年(公元1834年)5月,大雨水涨,七月水复涨,淹浸民房尤甚,山崩地拆,陂川改道,是岁大饥”。老地湾林氏家族专祀俊才公(即林朝选,字俊才)的祠堂在这一年洪水中“墙垤倒塌,……”。后道光21年(公元1841年)重修林公祠堂时,仅林占魁(林氏第四代亚坤公)一人就出资“白银两千五百贰拾玖两贰钱贰分整”。可见其富。根据碑石记载,当年(道光二十一年即1841年)重建祠堂时一共花了白银贰千伍百三拾捌两肆钱贰分,时值中国近代史的开端,尚未开始的鸦片战争还没对内地经济造成影响,可见当时以林占魁为代表的林氏宗族在经济上还是比较富足的。

黄氏家族与林氏家族一样经营石灰和石料,经济比赵氏家族要好。而赵氏家族为最早迁到老地湾的家族,占有的土地最多。据赵氏家族后人介绍,赵家老地湾始祖本拥有大量土地,以农耕经济为主。后林氏家族逐渐发展,便不断从赵氏家族及周围其它村落购买土地用于发展农耕经济和扩大家业,再加上英德从康熙至道光年间自然灾害频繁(曾发水灾、旱灾、地震、冰雹等自然灾害20余次),以农耕经济为生的农村常常颗粒无收,生活艰难。另据赵氏后人说,赵氏老地湾先祖好赌,常用土地和产业作抵押。这样一来,赵家土地和产业日益减少,生活日益贫穷,家庭经济发展自然落后于林、黄两家。

清同治至光绪年间,老地湾的石灰与石料商品贸易达到最高峰。英德县志(宣统本,一、二卷)记载:“老地湾在县南八里廊,沿途山势雄峻。方圆数里产灰石,咸同间石厂林立,工人数百,居然成市,当时有小锡山之称。用煤烧灰石,曰煤灰。船樯满江,载往省佛发售,络绎不绝。光绪间煤灰渐少,逐载石出售,且可筑堤造桥,宣统时广东土敏土厂成立工程师化验,以此石为最适宜采办尤伙”,又云“灰石随处皆有,以产于老地湾、白石窑角者为大宗,其质不特,可烧灰粪土,且可制土敏土。”由此看出,清时老地湾在咸丰、同治年代及以前其村落经济主要以生产和销售石灰为主,在光绪年间则因灰石市逐渐衰落,而以售运石料为主。从文字描述得知当时老地湾石灰生产工厂场面浩大,人数之多,“工厂林立,工人数百”,市场需求强劲,“船樯满江,载往省佛发售,络绎不绝”,石灰基本运往广州和佛山地区,所有运货船只挤满北江,可见一片繁荣景象。

到了光绪年间因“煤灰渐少,逐载石出售”。老地湾在石灰经营市场需求疲软的情况下改变经营方向。从经营石灰烧制和出售改为打制和售运可用来建桥、筑堤等的青色建筑石料。由此推论,老地湾林氏家族林氏时然公迁至老地湾时烧制、售卖石灰为生开始,其发展商品经济历经康熙至光绪年间,其间从事了近200多年的石灰经营生意,不愧为英德当时的商贸世家。

除生产和经营石灰、石料之外,老地湾林氏宗族还有另一个重要的经济收入,那就是征收地租。在清代至解放前期,老地湾林氏宗族拥有土地近千亩,其土地范围广至英德波罗坑、大蓝、桥下、廊步等地,每年收租谷达几万斤。按家族规定每年春节前,宗族管事者,按照家族传下的规定按人头将所收租谷和银两按规定数量分至家族所有男丁(具体数量已不清),剩下的则作为家族公共财产,用作家族的发展和公共开支。家族公共开支包括多方面,有教育、社会家族福利、家族公共建筑等方面。比如:根据家族规定,凡老地湾林氏家族子弟在本、外地私熟读书的,由家族公共资金每年提供其入学开支的一大部分。这个例子除了表明家族公用资金的用途外,还说明了林氏祖辈重视学问,希望子孙万代都成为有用之材。

下一篇: 广州黄大仙祠

返回列表: 岭南建筑

主办单位:广州大学广府文化研究基地

电话:020-39339403地址:广东省广州市番禺区大学城外环西路230号

版权所有:广州大学“bet365.net”技术支持:广州大学网络与现代教育技术中心

当前访问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