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大观
2015首届广府粽子文化节举办 八大风味的粽子介绍
2015-06-18 17:37:00 来源: 点击: 作者:
【导语】:2015年6月15日,首届广府粽子文化节在北京路老字号一条街举办,广东八大地区特色粽子绚丽登场。
全省不同风味的粽子你都品尝过吗?昨日在北京路老字号一条街举办的2015广府文化巡展之广府人·广府味·万“粽”风情首届广府粽子文化节现场,肇庆裹蒸粽、中山芦兜粽、道滘裹蒸粽、台山粽、潮州粽、客家粽、驼背粽、凤凰枕头粽等八大地区特色粽子绚丽登场,让广大市民和游客能够一次过体验不同地区粽子的风味。
肇庆裹蒸粽
体型巨大最抢眼
肇庆裹蒸粽有源远流长的历史,早在元、宋时代,民间就有在春节前家家户户都包裹蒸粽馈赠亲友的传统。传统的裹蒸粽是以糯米、绿豆、上等猪肉做原料用当地特有的冬叶包裹,用木柴高温煮十小时以上。在昨日的活动现场,肇庆裹蒸粽体型巨大,最为抢眼,也是最为抢手的品种之一。
广府文化促进会执行主席冯坚勇介绍说,“一直有这么说法,肇庆的裹蒸粽,看起来更像包公铁拳的形状,其实里面是有典故的。”冯坚勇说,据说包拯在古端州(今肇庆)因政绩突出被调往京城,赴任之际,端州百姓用家中的糯米、绿豆,加上猪肉,制作成一种形状像铁拳的食物,让包拯带着路上吃。因此,肇庆裹蒸粽,更像包公铁拳的形状。
客家粽
形状最多样
客家粽子形状多样。昨日在现场,记者看到,它大致有三角、四角锥形、宝塔形、枕头形、秤砣形、菱形、竹筒形等,尽显客家人的审美取向和生活情趣。
活动主办方负责人邓晓斌说,客家粽子品种丰富。它按用料可分白水粽、果粽、豆粽和荤料粽4种。白水粽用纯糯米制成,清爽可口。果粽多用红枣、板栗、花生、莲子、桂圆、荔枝肉。豆粽多用红豆、绿豆、蚕豆、豌豆、黄豆、豆沙等。客家荤粽最为有名,多用瘦肉、猪膏(猪膘)、火腿、排骨、腊肉、虾仁、鸡肉等。猪膏夹沙粽最具客家特色,它选用上等小红豆,煮熟后去皮过滤成沙,再放适量红糖制成馅,馅料间包一小块猪膏,煮熟后最道地的就是这块猪膏,香甜可口,晶莹如玉,既能一饱口福,又具审美价值。鲜肉粽也别有风味,其选料到制作都有独到之处,米要上等白糯,肉是精选的猪后腿肉。剥开粽子,米糯而不烂,肉肥而不腻。它不仅在客家地区是家喻户晓,而且闻名全国,甚至远销国外。
台山粽
连粽子角都是扭的
台山粽子,外形成四角多边形,体型比肇庆粽略小,水草的包扎也不一样。据介绍,台山粽属广府白粽的一种。粽子内置丰富的馅料,粽子叶却被裹得严严实实,紧得连粽子角都是扭的,和广式粽的平四角形、肇庆粽的隆起尖五角形大不相同,故此又叫扭角粽。
关键是台山粽的馅料也很特别,馅料里的半肥猪肉是关键,里面放了一种用盐腌过的红榄香草中草药,药名“红丝线”,有清肺止咳,散淤止血的功效,用红丝线拌着腌肉有一种特别的香味,可以消除肉和糯米的腻感。这些也是正宗“台山粽”的标志之一,全广东乃台山一带的地区的本地人才懂得使用此植物。
驼背粽
形状酷似驼背娃娃
驼背粽是广东清远著名的汉族传统小吃,属于端午节食品。清远的粽子种类还是比较多的。
因为形状酷似一个驼背娃娃,因而叫“驼背粽”。记者看到,驼背粽包裹是包成两头扁平、背面中间隆起的形状。
邓晓斌说,驼背粽的制作方式非常特别,包“驼背粽”前,要先将糯米洗净后泡3个小时左右;把粽叶用热水烫过洗净晾干,粽叶通常是一种大竹子叶;至于馅料,就要先腌一下,这样才能入味。在包的过程中,将两叶粽叶折成漏斗状,舀入适量泡好的糯米,然后放上馅料,再舀入适量的糯米,包合后以粽绳扎紧,通常选用咸水草来捆绑。
中山芦兜粽
圆棒形 粗如臂
昨日现场中,中山芦兜粽的体型呈圆棒形、粗如手臂。配料也分甜咸两种。甜的有莲蓉、豆沙、栗蓉、枣泥;咸的有咸肉、烧鸡、蛋黄、甘贝、冬菇、绿豆、叉烧等。
“中山人比较喜欢改良、研究,特别擅长制作适合自己口味的食物。” 冯坚勇介绍说,古时,村民觉得郊野多芦兜,认为这种百合科野生植物别无用途,不妨用以试作裹粽。果然,芦兜叶味融入于粽,别有风味。故此,日久成为家乡特色的芦兜粽。
冯坚勇说,历数百年而至今天,宾馆酒楼的茶市,每到农历四五月,仍有保留着切件芦兜粽供应给茶客,甚至在酒楼门前装饰宣传,色纸飘飘,大量销售芦兜粽。
潮州粽
小枕头般的大糯粽
潮州粽叫潮州“粽球”, 极有特色。做法一般是以糯米掺猪肉、虾米、花生仁及香料为馅,也有一半为咸馅,一半为甜豆沙,称“双烹粽球”;而“山内人”要事先上山砍下杉尾、三丫苦、五指胶焖煅泡水浸出液,澄清后泡糯米,以糯米作馅,制成小枕头般的“大糯粽”,香味独特,柔润滑腻,有健胃去湿清热之功效。
邓晓斌说,潮州本地有名俗谚叫“未食五月粽,破裘唔甘放”。破裘就是旧棉衣,这一天是五月初五,刚过了春寒,大地始暖,过了这天之后,进入夏天,气温自然高了,不再穿棉衣了。
凤凰枕头粽
粽角尖尖酷似枕头
外形酷似枕头,凤凰枕头粽也因此而得名。凤凰枕头粽每个粽角都是尖尖的,非常可爱。据传潮州地区喜欢用糯米粉,按比例渗入栀子汁、食碱液、茶水混合,用纱布包裹装入竹箕蒸熟而成。
据介绍,包粽子的叶必须是干净的,而且还不能有水。要包得漂亮,还得压得整齐,所用的芦苇也不能太粗。包好的粽子得煮上六七个小时才有黏性。煮熟的栀粽,沾上砂糖,入口甘香爽口。吃时用纱线或小刀切割成小片,醮粉糖吃,有健胃去湿之功效。
东莞道滘裹蒸粽
七种配料搭配而成
东莞道滘裹蒸粽外形和肇庆裹蒸粽非常相近,但其实用料非常讲究,材料超过七种搭配而成。“东莞道滘裹蒸粽一般选用上等五花腩肉、咸蛋黄、绿豆糯米、湘莲,加上蒜蓉、沙姜、五香粉等调味品配制,再用泡软洗净的上好青竹粽叶包好,绑上东莞咸草,经沸水浸泡、明火滚煮数小时制成。”邓晓斌说,道滘裹蒸粽粽香扑鼻,入口油而不腻,糯而不粘,咸甜适中,芳香四溢,香嫩鲜美是为上品。
道滘裹蒸粽曾是渔民中午饭,粽子对于古时在水乡道滘生活的人来说有更现实的意义。据研究东莞民俗的专家介绍,过去道滘的渔民一早就要划船出去劳作,中午没有时间回家吃饭,所以都喜欢带上用糯米做的粽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