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 府音乐与舞蹈研究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专题研究 > 广府音乐与舞蹈研究 > 正文

广府舞蹈资源调查报告

2015-11-03 22:11:27 来源: 点击: 作者:眭美琳

广府文化是广府民系的文化。所谓广府民系,通常指的是使用粤语方言地区的汉族族群。有学者认为:广府人是华南汉族的主要族群之一,主要分布在粤中、粤西南、粤北以及桂东南一带,人口约有5100万,其中广东约有3800万,广西约有1300万。[1] 李权时主编的《岭南文化》一书中,认为广府民系所处地区有一个历史的形成、发展和变迁过程。现金粤语方言地域包括广东东南部珠江三角洲一带,含香港、澳门,整个粤中和粤西、粤西南部和广西南部一些地区。”司徒尚纪在《广东文化地理》一书中提出“广府风俗文化群落”的命题,指出其可分为珠江三角洲、西江流域、粤西谷台地和粤北山地丘陵风俗文化群落。[2]广府文化的界定与广府的概念有着密切的内在关系,广府与历史上的行政区划有关。“府”在岭南的设置最早可以追溯到南北朝时期,当时梁、陈两朝均设有广州都督府。明朝开始设广州府,明朝之前,广州作为州或郡一级的行政区划,其管辖范围历朝都有变化,其地理范围也比较大,如隋代的广州(南海郡)包括了粤中、粤北以及粤西的部分地区。明代广州府辖番禺、南海、顺德、东莞、新安(今宝安)、三水、增城、龙门、清远、香山、新会、新宁(今台山)、从化以及连州所领阳山、连山两县。广府应理解为源自明代始设的广州府,广府文化是以使用粤方言为语言特征,分布在以珠江三角洲为中心以及珠江三角洲周边的粤西、北部分地区的民系文化,其焦点为以广佛地区为中心的珠江三角洲。本调查报告述及的广府主要也是以广州及珠江三角洲一带,该区域包括广州、佛山、珠海、中山等珠江三角洲平原地区。

广府文化从属于岭南文化,在岭南文化中个性最鲜明、影响最大。广府文化的主要特征大致为,开放、务实、善变。开放得益于其自然地理环境和历史社会环境,广府处于江海交汇之处,有着丰富的水路交通,有利于外贸经济的交流,使得文化交流也发达。另外,岭南远离历代政治文化中心,从属于先进的中原文化,这样有利于开放的文化心态接受中原以及海外优秀文化,水上丝绸之路就是最好的佐证。务实为广府民系生存条件所造成,广府的意识形态中,渗透着远儒重商的思想,着眼于经济利益的追求。这种务实的态度在上世纪80年代改革开放后体现的淋漓尽致。善变是开放和务实的结果和表现,因为开放,所以就接纳各种外来文化和思想,促使自己不断改变。这种变化赋予了广府文化与时俱进的能力,也体现其鲜活的生命力。也有学者认为广府文化具有开放性、创新性、兼容性、多元性、实用性、重商性、大众性、直观性和享受性等特点。其人文精神可以概括为:爱国主义精神、开拓创新精神、经世致用精神、崇尚科学和追求民主的进取精神以及放眼世界的文化融合精神。

广州市

醒狮、舞龙、舞猫头狮、鳌鱼舞、麒麟舞

珠海市

醒狮、醉龙、舞龙

中山市

鹤舞、健武狮、舞龙、鲤鱼舞、醉龙、醒狮

佛山市

十番飞钹、醒狮、舞龙、麒麟舞、蜈蚣舞、纱龙、香火龙

广府地区民间舞蹈资源丰富,形态各异。如醒狮、舞龙、鳌鱼舞、舞猫头狮、醉龙、麒麟舞、鹤舞、健武狮、鲤鱼舞、十番飞钹等,其最具代表性的要属舞龙、狮舞,还有番禺沙涌的鳌鱼舞、黄阁的麒麟舞等。舞龙有香火龙、醉龙、旱龙等各种各样的形态,例如,佛山香火龙由棕缆、草绳捆扎河涌边野生的水仙花而成的龙头、龙身和龙尾,再插满香火,随着社会的发展衍化成金龙、银龙等。该舞蹈一般在祠堂、庙宇或广场表演,有“游龙”、“团龙”、“戏珠”、“咬尾”、“梅花阵”等多样形式,腾跃飞舞的长龙配以激昂高亢的锣鼓点伴奏,深受广大群众的喜爱。狮舞独具岭南特色,由两人表演,一人舞狮子头、一人舞狮子尾,刻意模拟狮子的内在神韵,其动作威武粗犷、腾挪闪躲,十分大气,并且有南拳武术的套路参与其中。表演程序分“开桩”、“出洞”、“上山”、“巡山会狮”、“寻青”、“采青”、“入洞”、“收式”等步骤,其中“采青”中的登高“采天青”最为精彩、惊险。

(一)舞狮:又称“狮子舞”,粤语方言区称舞狮为“醒狮”,“醒”在粤语中为“威猛”的意思。狮子在国人心目中为瑞兽、圣兽,不但具有吉祥如意的寓意,还有消灾辟邪、求吉纳福的美好意愿。因此,许多地方每逢佳节或隆重庆典,都会举行热闹的舞狮活动。舞狮是中华民族优秀的传统民间艺术,其历史可谓渊源悠久。据考查,《汉书?礼乐志》中记载的“象人”便是舞狮的前身,唐宋诗文中也多有对舞狮的生动描写。如唐代著名诗人白居易的《西凉伎》,“西凉伎,西凉伎,假面胡人假狮子;刻木为头丝作尾,金镀眼睛银帖齿;奋迅毛衣摆双耳,如从流沙来万里???”。《旧唐书?音乐志》记载,唐代还有专门的舞狮叫《太平乐》,也叫“五方狮子舞”。书中记载道:“狮子鸷兽,出于西南夷、天竺等国。缀毛为之,人居其中;象其俯仰驯狎之容。二人持绳秉拂为习弄之状,五狮子各立其方色,百四十人歌太平乐,舞以从足持绳者服饰作昆仑象”。在我国,舞狮根据地域可分为北狮和南狮两大类。北狮在长江以北,主要流传于河北徐水等地,追求形似逼真。其造型酷似真狮,狮头圆大,眼睛灵动,制作较为简单,全身披金黄色毛,分雄狮(狮头上有大红结)、母狮(狮头上有大绿结)和少狮(体型小,由一人头戴狮头面具,身披狮皮扮演)。北狮动作灵活、惟妙惟肖,以扑、跌、翻、滚、跳跃、挠痒、抖毛等为主。表演时,由两人前后配合,前者双手执狮头道具戴在头上,后者俯身双手抓住前者腰部,披上用牛毛缀成的狮皮饰盖扮演狮身,两人共同合作扮成一只大狮子(太狮)。一般雌雄成对出演,由手持绣球的引狮郎带领,表演风格带有杂耍性。有时还会跟着一对少狮,太狮逗乐少狮,尽显天伦之欢。伴奏以京钹、京锣、京鼓为主。南狮在长江以南,主要分布于广东、广西、海外等地,追求神似神韵。狮头色彩艳丽,以戏曲面谱作鉴,不太像狮子,接近传说中年兽的样子。其制作考究,眼帘、嘴都可活动,狮头还有一只铁角,主要用于舞狮时经常出现的武斗。表演时也是由两人前后配合,前者双手执狮头道具戴在头上,后者俯身双手抓住前者腰部。广东狮舞文化深厚悠远、深受群众热爱。广东狮舞根据地域文化可以分为广府狮舞(也是广东醒狮,主要包括佛山醒狮、沙湾舞狮、鹤山舞狮)、客家狮舞(主要包括梅州舞狮、金狮舞、舞青狮、舞仔狮、舞席狮等)、潮汕狮舞(主要包括潮州舞狮、揭西舞金狮、惠来舞虎狮等)和少数民族狮舞(主要包括舞木狮、舞火狮、舞木猫狮、舞犀狮等)等。广府狮舞是广东醒狮的典型代表,也是南狮的典型代表,广泛流传于广州、佛山、东莞等地,佛山还是广东醒狮的发源地。

广东醒狮一般分佛山狮和鹤山狮两大类。佛山醒狮造型威猛夸张,表演时,主要通过舞者的舞狮动作来表现狮子的威猛矫健,也非常注重马步等步伐的运用。传统的狮子一般分黄、红、黑三色,分别喻为三国时期的刘、关、张。黄色为刘备狮(黄面白须),代表皇家富贵、仁慈厚道;红色为关公狮(红面白须),代表忠义、招财;黑色为张飞狮(黑面黑须),代表霸气、勇猛。过去,张飞狮(黑狮)一般只有在比赛或踢馆挑战时才派上用场,一般喜庆祝贺之事还是以红、黄狮子为主。佛山醒狮一般分文狮、武狮和少狮三大类,黄脸的刘备狮和红脸的关公狮为文狮,黑脸的张飞狮为武狮。三种狮头不单颜色、装饰、名称有所不同,舞法和表演风格也根据三者的性格而不同。文狮温柔和善,武狮勇猛刚烈,少狮活泼可爱,一般跟随文、武狮同场演出。另外,还可以分为七彩狮(文狮)、黑白狮(武狮)和幼狮(少狮),七彩狮为“狮乸”(雌性),色彩艳丽,白眉红须;黑白狮为“狮王”(雄性),铁角青鼻,全身挂着绒球和铜镜,光彩照人。按舞狮行规,黑白、七彩两狮相遇,七彩狮必须主动礼让,向狮王致敬。

醒狮起舞之前通常还会举行“点睛”仪式。仪式由主礼嘉宾进行,把朱砂涂在狮的眼睛及天庭上,象征给予了灵气和生命。其形态主要有起势、常态、奋起、疑进、抓痒、迎宝、施礼、惊跃、凝视、酣睡、出洞、发威、过山、上楼台、采青、入洞等。醒狮非常讲究意象和神似,舞者通过不同的马步步法和技巧,如四平马、丁八马、吊马、跳步、虚步、圈狮、滚辘等,配以武术动作,尤其是南拳中的刚、韧、快、猛、巧等手法手势,再配合狮头动作把各种醒狮舞蹈形态形象生动地表现出来。传统佛山醒狮伴奏锣鼓主要分“三星鼓舞”和“七星鼓舞”等,伴奏者会根据醒狮的动作、情节和步伐灵活运用。前者步伐小,动作轻柔可爱,主要表现醒狮的喜、惊、疑、怒等逼真的神态神情;后者步伐大,动作刚猛,幅度大起大落,惊险刺激,主要表现醒狮的英武威猛。一般表演程式为开桩、出洞、上山、巡山会狮、寻青、采青、入洞、收式等。其中“采青”最为常见,也最为精彩。过去,“采青”有“反清复明”之意,现一般是取其意头,“青”就是生菜的谐音——“生财”,有“生猛”,生意兴隆、财源广进之意头。其做法就是把生菜及利是(红包)悬挂起来,醒狮在“青”前舞数回,表现犹豫不决,然后一跃而起,把青菜一口吃掉(谓之采青),再把生菜咬碎(谓之碎青),还要模仿狮子吃饱的表情神态(谓之醉青),再把咬碎的青吐向大家致意(谓之遍地生财)。为了增加娱乐性和群众性,会表演各种各样采青的方式(如采天青、采地青)并配以各种惊险刺激、高难度的动作。例如上肩(舞狮头者站在狮尾者肩上)、叠罗汉、上杆(爬上高竹杆), 或者过梅花桩、高桩等。所谓采地青,就是将青放在地上,醒狮在地面上表演,其中还可以分为水青(将青放在水盆中)、蟹青(将青放在螃蟹模样的道具内)、桥底青等。采天青就将青放在屋梁、房顶、高台或高杆上,醒狮通过登高表演采青,其中可以分为吊青、过三山、上天堂、上楼台以及登杆采青等。这类表演需要舞狮者具备扎实高超的技术技巧和过人的胆识,在观众的惊叹、鼓掌声中完成高难度、惊险的动作。有时,还会有一人扮作“大头佛”,手执葵扇引领狮子表演。

中山健武狮是上世纪90年代发掘整理出来的民间舞狮。最大的特点就是狮头采用夸张扎做的南方狮,狮身装扮为北方狮,同时还采用北方狮四脚着地的形态。其舞法融合了南北方舞狮的精华,汇文武于一体,刚柔相济,既有南狮的威猛刚劲的,又有北方狮的细腻精湛的技巧。

(二)舞龙:龙是中华民族世世代代所崇拜的图腾,数千年来,炎黄子孙都把自己称为“龙的传人”;另外,龙是神秘吉祥之物,能行云布雨、消灾降福。舞龙是中国传统民间舞蹈,和舞狮一样是在节庆、贺喜、祝福、驱邪、祭神、庙会等期间。随着华人迁徙到世界各地,现在的舞龙舞狮文化已经遍及各界各地有华人的地方,成为中华文化的一个标志。在甲骨文卜辞残片中有关当时的人们祭祀土龙求雨的记载,“其作龙于凡田,又(佑)雨。” 在另一个甲骨文卜辞中还有一条十五人舞龙舞求雨的记载:“十人又五??龙?田,又雨。” 《说文解字》中解释“龙,鳞虫之长,能幽能明,能大能小、能长能短,春分而登天,秋分而入渊。”舞龙可以追溯到汉代的角抵百戏中的《鱼龙曼延》;属于舞像,为拟兽舞蹈,其形态在汉画砖、汉画像中都能见着。另据汉代董仲舒的《春秋繁露》记载,当时在四季的祈雨祭祀中,春舞青龙,夏舞赤龙和黄龙,秋舞白龙,冬舞黑龙,经过劳动人民近两千年的创造发展,现在舞龙不仅有很高的技巧性,而且表演形式越来越丰富多样;据不完全统计,全国舞龙形式有上百种,主要有有火龙、草龙、毛龙、人龙、布龙、纸龙、花龙、筐龙、段龙、烛龙、醉龙、竹叶龙、荷花龙、板凳龙、扁担龙、滚地龙、七巧龙、大头龙、夜光龙、焰火龙等。民间谚语道:“七八岁玩草龙,十五六岁耍小龙,青年壮年舞大龙”。舞龙少则一两人,多则上百人舞一条大龙,最为普遍是“火龙”,舞火龙的时候常常在夜里舞,所以“火龙”又有一个名称叫“龙灯”。舞龙也以长江为界,分为北龙和南龙;广东各地都有舞龙的习俗,其中广府民系地域主要有佛山的香火龙、旱龙,中山、珠海的醉龙,以及江门等地的芭蕉火龙等最具代表性。

香火龙最早产生于佛山石湾镇(制陶瓷的古镇),当时,石湾镇一孔一孔烧陶的窑在夜间一同点火烧制陶器,火光烛天,十分壮观,犹如一条火龙。由于当时陶瓷产品畅销,点火烧窑是最令人振奋和值得庆贺的事情,于是人们就按照那一长列的“火龙窑”的形状制作香火龙,欢天喜地的狂舞。香火龙由棕缆、草绳捆扎河涌边野生的水仙花而成的龙头、龙身和龙尾,再插满香火,随着社会的发展衍化成金龙、银龙等。该舞蹈一般在祠堂、庙宇或广场表演,有“游龙”、“团龙”、“戏珠”、“咬尾”、“梅花阵”等多样形式,腾跃飞舞的长龙配以激昂高亢的锣鼓点伴奏,深受广大群众的喜爱。清乾隆年间,广东石湾镇制瓷师傅梁启圣和董七坐船沿邕江溯流而上,推销水缸产品。当船泊于广西邕江边上的那王窑附近时,两名师傅看到那王窑的土质很适宜制造陶器,又在邕江边上,交通便利,遂在此建窑制造陶器,便从广东带来一群技术娴熟的工人,同时,也带去了香火龙,至今成为了广西南宁一带著名的传统民间艺术。

醉龙,因起舞时“醉态朦胧”而得名,又称“耍龙船头”,最早流传于中山、珠海一带,后随渔民传到澳门。源于中山市西区长洲村,每年农历四月初八“浴佛节”祭祀后要举行舞醉龙巡游活动。最早舞醉龙是舞龙者拜祀过程中随意舞动龙头、龙尾,称为“转龙”,后发展成为道具舞蹈。内容包括:拜祀、插金花、请龙、三拜九叩、喝酒、席间舞龙、灌酒、巡游。在舞蹈中,舞龙者如略觉清醒,则持酒埕者必从旁强行灌酒,务必使舞龙者带醉而舞。舞醉龙只要龙头和龙尾两截,龙头用木头雕刻,配上一副真鹿角,装上眼睛,活灵活现。起舞者故作醉态,举步轻飘,东倒西歪,(类似武术中的醉拳)龙尾随之摆动,具有一定的即兴性。舞蹈动作融汇了南拳、醉拳、杂耍等技艺,要求表演者有一定的武术功底,马步如山、腰法灵醒,运用醉拳的套路,突出酒醉后舞龙的形态。做到“形醉意不醉、步醉心不醉”,时而伏地翻滚,时而金鸡独立,千姿百态,妙趣横生。舞醉龙常与舞醒狮相结合,龙腾狮跃,锣鼓助威,威猛非凡,一是山中霸、一为海上王,一山一海,一醉一醒,一呼一应。

据资料可查,1262年,长洲开村始祖敬斋公定居长洲岛后,在岛上建了1间侯王庙。庙中除供奉南宋末代宰相“杨侯王”的神像外,还供奉木雕龙头、龙身、龙尾作图腾崇拜,祈求神灵保佑。明万历年间的农历四月初八“浴佛节”,村民聚集侯王庙祭祀,并在庙前广开筵席。全村乡亲父老相聚一起大碗酒大碗肉而饕餐。酒酣饭饱之际,习武者贪杯畅饮后,将供奉的“木龙”高举而舞,且边舞边唱。看似“醉”了,却“形醉意不醉,步醉心不醉”。舞技自成一格(长洲的木龙造型独特,俗称“猪嘴龙”,可双手同时舞动),村民把这碎步舞龙称之为“醉龙舞”。从此,四月初八舞醉龙的习俗在长洲一直延续几百年。至清朝末年,舞醉龙日益兴盛,并流传到张溪、濠头及澳门渔栏等地,且在澳门得到传承。醉龙舞虽已有数百年历史,但由于种种原因,醉龙一度几乎失传。据长洲村黄焯根老人讲述,小时候,他的父亲和村里的一些老人都擅长舞醉龙,他从10来岁就开始舞醉龙,到解放初,已练得一身好舞艺。然而,“文化大革命”期间,被当成“四旧”遭到破坏,醉龙舞慢慢地在民间消失了,甚至连醉龙这种舞具也销声匿迹。幸运的是,“文革”时,黄焯根偶然在一堆垃圾里发现了一只醉龙头(舞具),他趁人不注意,拿了回家,一藏就近20年。当时,偷藏醉龙舞具是十分冒险的行为,但就是这一次冒险,使得醉龙的真实面貌得以保存下来。改革开放后,民间古老文化又开始雨后春笋般地复出时,老人才把自己珍藏多年的那只醉龙头拿出来,使得古老的醉龙舞又在长洲舞动起来。1995年重修侯王庙。1996年,沉寂了20多年的醉龙舞在当年市“慈善万人行”活动上精彩亮相。近年来,黄焯根老人在村中各种庆祝活动上积极展示醉龙舞的风采,并且开始在村里培养对醉龙舞感兴趣的青年人,教他们舞醉龙。为了让有着数百年历史的中山醉龙舞传承下去,中山市民间文化保护工程小组决定以长洲的醉龙舞为示范,对民间醉龙展开重点保护,并着手将这种民间自发的艺术提炼成为纯粹的舞台艺术,以一种固定的形式确立下来。2005年起,长洲社区居委会每年投入20多万元对“长洲醉龙”这一文化遗产进行深入发掘,整合和保护。长洲醉龙发展成为中山民间艺术瑰宝,每年应邀为中山慈善万人行及重要会议作表演,获2005广东岭南民间艺术大汇演金奖。

龙舞,是中华民族精神的象征,是民族腾飞的体现。几千年来,其文化内涵随着历史的变迁和社会的发展也发生巨大的衍化。归纳起来大致有三点:一是宗教信仰。在原始时期,人民对于自然界的千变万化缺乏认识,出现了万物有灵的原始宗教崇拜,龙舞的产生与雨水有着千丝万缕的关系,至今在许多地区,还流传龙王庙前舞龙灯的风俗活动,以求来年五谷丰登、风调雨顺。二是政治需要。随着封建社会的建立,统治者为了更好地统治、笼络民心,把自己比喻成龙的化身,称之为天子,是神圣不可冒犯的。这种龙文化属于“政治龙”,为政治服务。如,皇帝穿龙袍,称龙体。三为艺术龙。目前对于龙的最早的雏形是新石器时代的红山文化玉猪龙,(考古界还没有一致的看法)。红山文化主要分布在内蒙古东南部、辽宁西南部和河北北部,是中国北方地区著名的新石器时代文化,其中尤以玉器的制作和使用著称。玉猪龙的出现,开始了各种以龙为形象的艺术门类和工艺,例如,舞龙灯、铸龙剑、雕龙床、绣龙袍、建龙王庙、划龙舟、打龙拳等。在几千年的龙文化发展过程中宗教、政治和艺术三者始终交织在一起,互为影响,共同发展。

(三)鳌鱼舞:也称“鳌鱼出会”,主要流传于广州番禺沙涌村一带,每逢盛大节日和喜庆日子,鳌鱼舞队盛装出游,场面热闹非凡,为群众喜闻乐见的民间舞蹈。沙涌村于明朝洪武八年开村,其江氏始祖祖籍为浙江省奉化县丹桂乡金鳌村,当时属南下围垦的军籍九屯沙湾司。因此,鳌鱼舞相传是600年前由浙江传入的“鱼灯舞”发展而成。

每逢舞鳌鱼出会,全村人都会参加活动,出会巡游一般在晚上,由大文锣、罗伞、头牌、大丹旗开路,鳌鱼随其后,再有鱼灯队伴随,中间还有丰富多彩的色队,其中有鱼灯百余尾,还有马色十余骑,游行队伍以青少年担任护卫,穿上一色的白色线衫、牛头裤,腰扎绉纱带,脚穿花草鞋,手持花棍,口衔着生菜,表现出当年军籍尚武的精神。队伍必到原属“九屯”军籍的驻地拜会,途经乡村,所到屯所,都设案焚香点炮,备茶送饼,以示欢迎和缅怀。旧时,有以鳌鱼舞进行夺标比赛之习俗,以二三十人组成一队,穿乡过寨进行表演,比试鳌鱼造型是否美观大方,舞姿步伐是否优美逼真,更重要的是看谁能把这四尺长、二十多斤重的鳌鱼头舞到鞭炮燃尽。还有各乡鳌鱼队集中某村广场,从白天舞到半夜,整个鳌鱼队灯通明,从远望去犹如一条火龙,又似鱼群遨游在茫茫夜海中,锣鼓八音,人群欢笑,炮声阵阵。起舞者双手举鳌鱼于头上,上下跳跃,左右摆动,以麒麟步为基本舞步,模仿鳌鱼出洞、觅食、戏水、交尾、散卵、跳龙门等动作,十分逼真,很有水乡生活气息。舞鳌鱼中,还要一人扮演文曲星,左手持墨斗,右手握朱笔,舞步以“金鸡独立”、“魁星踢斗”等不断变化,穿插在鳌鱼之中作为引导,好似舞龙的引珠人或舞狮时的大头佛。另外,起舞时必须是一对鳌鱼,一雌一雄,一金一银,雄鳌鱼全身金麟,尾鳍由三个圆形组成,形状像慈姑花,也叫葵扇尾;雌鳌鱼全身银鳞,尾鳍形状像慈姑叶,又叫芙蓉尾。鳌鱼头保持着鱼的形状,鱼口扁阔,两侧有腮盖、高鼻、虾眼,头角高耸,并扎有彩球,彩带飘垂两边,代表中状元披红戴花。

过去,鳌鱼出会的年限为九年一届,体现着古时以“九”为尊的历史传统,由各乡亲筹集出资出会经费,指定专人管理收支(管箱人),在农历三月举行,为期3天,就是遇上荒年也不间断。沙涌最后一届鳌鱼会正值抗日战争爆发广州沦陷的那年。此后,鳌鱼会停止活动。直到1954年,沙涌鳌鱼舞经由当时番禺县文化馆收集、整理、加工,把鳌鱼表演中的出洞、吸茜、交尾、散卵、戏水、打滚、跳龙门等一系列动作元素提炼美化,推荐上舞台,使这古老的民间艺术重新焕发青春。1980年,番禺文化馆工作人员对沙涌鳌鱼舞进行加工,加入鳌鱼神话传说的故事内容,成为一个完整的舞台表演舞蹈。1986年,番禺文化馆野风、李河江对沙涌鳌鱼舞加工整理,重新编排参加全国民间舞蹈比赛,荣获丰收奖;同时,又多扎作了四条鳌鱼,适合于广场表演。如今,发展到十多条,不仅可以在舞台表演,也可在广场上表演。改革开放以后,村子里的人民生活水平得到提高,出会舞鳌鱼的次数也频繁起来,1985年开始尝试三年一会,分别在1985年、1988年、1991年春节期间出会;现在,改为不定期出会,引鳌的魁星也演变成靓仔状元郎扮相(旧时引鳌的魁星是黑脸赤脚的丑生扮相)。沙涌鳌鱼舞经常参加各类大型活动,如1988年代表广州市参加广东省首届民间艺术节;1990年与澳洲悉尼市民间民族舞蹈团联欢;1993年,被邀请到广州参加巨龙千佛万家灯展演;1996年参加广州“迎国庆贺中秋大型文化夜”活动;1997年为中国戏剧节暨百花奖颁奖典礼助庆;1998年参加广州交易会房地产博览会开幕式;1999年参加全国第七届中学生运动会开幕式等等。1994年,沙涌《鳌鱼舞》已编入了《中国民间舞蹈集成?广东卷》。1997年被广东省评为“民间民族艺术之乡”,2000年又被国家文化部命名为“中国民间艺术之乡”。2012年7月,在韩国丽水世博会园亮相,赢得了各国友人的赞叹。2012年9月,参加“第九届中国民间艺术节暨第十一届山花奖?民间广场歌舞”评奖活动,荣获金奖。

近年来,番禺区文化部门为促进鳌鱼舞的传承与发展,进行了一系列古老民间艺术与现代文化元素融合的研究和探索,请来了在非物质文化遗产舞蹈创作方面经验丰富的专家,对鳌鱼舞进行了再挖掘、再深化、再加工、再提炼、再创新。在音乐上,改变过去只用锣鼓点伴奏的单一性,选择既有锣鼓点又有地域特色的本土音乐弦律来烘托气氛;在舞蹈上,一改过去讲故事的套路,加入新的元素,将当地喜闻乐见的赛龙舟的意念和鳌鱼舞融到一起,取赛龙夺锦“独占鳌头”之寓意。音乐中融进《赛龙夺锦》主弦律从听觉上让人们产生赛龙舟的幻觉,鳌鱼一条接一条奋力向前游的流动感又会形成视觉上的龙舟的形象。此外,还增加了鳌鱼的数量,一改过去只有大鳌鱼的表演形式,加入了小鳌鱼的表演,大小鳌鱼相互穿梭,亲密接触交流嬉戏,使鳌鱼更加灵活灵现。经过再创作的鳌鱼舞,谱写出新时代的华彩乐章。2008年,沙涌鳌鱼舞作为传统舞蹈列为第一批区级和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名录,广东省第二批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名录。新版鳌鱼舞《独占鳌头》于2009年6月获广东省第二届岭南舞蹈大赛表演银奖,2010年6月获第九届中国艺术节优秀演出奖。2010年11月12日,沙涌鳌鱼舞获邀参加了亚运开幕式珠江巡游文艺展演。更值得一提的是,番禺区把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与传承引进学校和幼儿园,在村幼儿园和小学里开设了鳌鱼舞兴趣课,同时,还将学生组织起来,参与到鳌鱼舞的表演之中,为鳌鱼舞注入了一种全新的活力。

走进沙涌村,其祠堂及民居很有特色,都是沿用江浙一带的建筑模式,风格十分鲜明,墙里墙外都是水磨的青砖,不像岭南地区多用红砖砌成,门庭非常高,窗户也多显得修长。鳌鱼装饰随处可见,祠堂屋脊两端有灰塑鳌鱼,屋檐有木雕鳌鱼,牌坊上有石雕鳌鱼,祠堂大门的对联是“金鳌派远,彩笔花浓”,寄寓先人艰苦创业,期望后人不忘金鳌的本源,也可以看出沙涌鳌鱼的传统和该村的浓郁文化,这副对联需年年临摹更新,长挂祠堂。

(四)麒麟舞:麒麟是我国民间传说中的神兽,早在周代就与龙、凤、龟并称“四灵”,且列“四灵”之首,是太平、吉祥的象征。麒麟形象已有2500年的历史,最初为一种图腾、信仰,后来发展到哲学意义,又进入文学领域,如韩愈的《获麟解》、黄庭坚的《麟趾赞》等,最终走向造型艺术和表演艺术,成为了舞队、陶瓷、年画、剪纸、泥塑、刺绣、金玉饰、建筑、雕刻等艺术创作的素材。其中,更突出地表现为麒麟舞。麒麟舞融音乐、舞蹈、工艺、杂技于一体,既具有美学的欣赏价值,又有文艺的、宗教的、民俗的、历史的研究价值,这是祖先留给华夏子孙的一份宝贵财产。广东是麒麟舞流传较广的地区,全省各地麒麟舞在历史上就各具特色,如以惠州小金口为代表的东江麒麟舞、以东莞樟木头为代表的客家麒麟舞、以广州南沙区黄阁为代表的广府麒麟舞等。

广州南沙区黄阁镇的麒麟舞始于明代,其造型是根据古代传说中麒麟的模样——龙头、狮身、鹿角、羊头、牛尾的仁兽形象做成的。黄阁镇古时为古海村,面向狮子洋和珠江入海口,是广州、深圳、珠海等地的中心与枢纽。传说当年,有个叫张友良的人,来到黄阁大井村,靠卖麻糖谋生,还把麒麟舞和武术传授给当地村民。因此,大井开始有了麒麟舞。逢年过节、秋色出游以及村里送子参军等日子,黄阁人都会“舞”起麒麟,以此敬祝神灵,祈求风调雨顺、国泰民安,表达迎祥纳福的良好愿望。所以,民间也有“麒麟献瑞”之说。传统 “舞”麒麟很简单,舞蹈道具分头套和尾套,统称麒麟套,由一个舞动麒麟头,另一个舞动麒麟尾,随着音乐轻重缓急的节奏,表现麒麟活动过程及喜怒哀乐的情绪。其开场音乐为粤曲演唱的大手板,音乐节奏明快,同锣鼓和唢呐结合起来,使舞蹈气氛和动作威武勇猛。传统麒麟舞中还有关键的一步就是武术表演,和着有节奏的鼓点和唢呐声,一招一式干净利落,身手不凡。因此,学习麒麟舞必先学习武术,主要是以莫家拳的功底为主,有了武术的功底才能“舞”好麒麟。所以,舞麒麟前需要练习半年的扎马步和基本拳法等基本功。后来,黄阁的民间艺人们对传统的麒麟舞作了一些改造和创新:将单独一头麒麟独舞变成了如今的十头,其中两头大麒麟领舞,剩下的小麒麟则是群舞,互相呼应配合。以赛龙夺锦曲牌引路,以麒麟传统乐曲进行出山、行礼、咬尾、踏尾、咬口等动作,并特意安排由武士引领,以翻滚360°为打沙动作,把麒麟舞引向高潮,在紧张的“七锤头”锣鼓衬托下,武士手持板凳以武打动作上场,通过寻青、引青、争青、吐青等套路的表演,六只麒麟争相起舞,寓意百业兴旺,物阜民丰。表演以麒麟吐玉书、谢礼,武士引领以“得胜令”锣鼓入场而结束。其主要特色,就是用这个桥凳去引麒麟青,桥凳在改良后的麒麟舞中充当了重要的角色。而在舞蹈技艺上,麒麟舞显得有分有合,起伏错落,将麒麟憨厚威武的性格表现得淋漓尽致。麒麟舞的最后一项表演是舞长棍,棍子一丈余长,有“摇旗”、“转圈”、“直冲棍”、“走三星”、“拨草寻蛇”、“转棍”等招式,让人惊叹不已。

为了更好地传承这项民间艺术,该村成立了麒麟队,平日里,这些队员都有各自的工作,利用晚上和周末的空闲时间,跟随几位师傅(传承人)练武和舞麒麟,场面十分热闹。近年来,黄阁镇高度重视民间传统艺术和群众性文化活动,把麒麟文化作为该镇的品牌文化来打造,组织力量把一度中断的麒麟舞挖掘整理。2000年11月,黄阁麒麟队代表广东省参加了在浙江省杭州市举行的“山花奖”首届全国民间广场歌舞大赛,以总分第一名荣登“山花奖”榜首,还获得杭州市民间艺术最高奖“金桂花奖”;2001年10月,黄阁又成功举办了首届“黄阁麒麟文化节”;2002年2月,获广东省首届“肇庆奥星杯兽类民间艺术大赛”金奖;2002年10月,获广东省首届“南海西樵山民间艺术大赛”金奖;2003年10月获“东莞樟木头全国首届麒麟舞” 金奖;2005年9月,获首届“泛珠三角(广东汕尾)民间艺术节(九省二区)大赛”金奖;2006年2月,获“广东省民间艺术汇演暨云浮南江文化艺术节汇演”金奖;2006年5月,获第五届广州文艺精品一等奖;2007年5月,广东省非物质遗产保护中心深圳保安区“岭南麒麟会大展演”获最佳表演奖;2007年10月,获中山市“粤港澳民间艺术邀请表演赛”最佳表演奖;2008年10月,参加第七届中国民间艺术节暨“三花奖”中国民间飘色(抬阁)艺术展演与评奖巡游表演;2008年10月,获“广东省惠州小金口麒麟大赛”金奖;2009年11月,获第八届广东省鲁迅文学艺术奖。至今,黄阁麒麟舞已获得国家级奖项多项、省市级奖项20多项,黄阁镇还被中国民间文艺家协会命名为中国民间艺术的“麒麟之乡”、“中国麒麟舞培训基地”两项国家级名誉。

广府地区文化艺术丰富多彩,民俗信仰各式各样。如粤方言、粤剧、广东曲艺、岭南琴派、岭南画派、岭南诗派竹枝词、广宗学术、变革思想、特色游艺、南拳龙舟、广绣广瓷、牙雕玉雕、粤菜凉茶、民居园林、商帮会馆、十三行买办等等,以上内容都在陈泽弘《广府文化》这本以广府文化为名的书中论述,遗憾的是,唯独没有论及广府的民间舞蹈。近年来,在建设“文化强省”和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相关政策下,广府民间舞蹈的保护、传承和发展工作做得非常到位,也取得了良好的效果,但是,还值得更深入、更广泛地研究下去。

--------------------------------------------------------------------------------

[1] 徐杰舜:《雪球——汉民族的人类学分析》,上海人民出版社,1999年,167页。

[2] 司徒尚纪:《广东文化地理》,广东人民出版社,1993年,第64页。

主办单位:广州大学广府文化研究基地

电话:020-39339403地址:广东省广州市番禺区大学城外环西路230号

版权所有:广州大学“bet365.net”技术支持:广州大学网络与现代教育技术中心

当前访问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