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大观
面左左
2012-05-09 10:31:40 来源: 点击: 作者:黄小娅
广府民居,旧俗习于在家宅大门贴上门神,以求驱邪避灾,护宅祈富。如果两扇门上的左右门神给反贴了,脸部各自朝外,如同现实中闹矛盾的两个人,一碰面就别过面孔或以背相向,广府人由此创造了一条非常诙谐的歇后语:“贴错门神——面左左”。凡与人关系不融洽或面带愠色者,广州话说“面左左”。
“面”是一条很古老的汉语词,春秋战国时的典籍就有很多用例。汉代《说文解字》的解说是:“面,颜前也。”“颜”古代指额头,也就是头的前部就是面。今普通话说“脸”,广州话仍然用“面”。例如:“脸蛋儿”说“面珠”或“面珠墩”,还有面钵(脸盘)、面坯(脸形)、面色、成面泥(一脸尘灰)……。
很多口语词是以生活的常见物作喻构成的。“频婆”是南方一种树生的荚果,子实肉如栗子,皮多层,逐层剥之始见果肉。所以,“频婆面”喻“厚脸皮”。苦瓜长条形,味苦,就有苦瓜咁面(哭丧着脸)、苦瓜干噉口面(愁眉苦脸)、苦口苦面等语,而满面笑容是“莲子蓉口面”,由外到里让人感到甜美。
“面”与表颜色的语素构成的口语词非常生动。例如:熬苦日子,面有饥色是“捱到面青面黄”;脸色苍白说“面青口唇白”;发怒则是面红面绿(气极之时的脸色变化)、面黑兼扯火(满脸怒色)。还有面青青(脸色发青)、面红红(脸色涨红)、面黄黄(脸色泛黄)等后置重叠的方式组合的词语。
有些熟语极富生活哲理。长辈们常说的“面系人家畀,架系自己丢”,是告诫后生做人要自重;“装头卖面”是讥讽徒有其表者。
但是广州人常吃的“面饼”,指绕成团状的干面条,字本作“麵”,后简化同“面”,因其形状如饼,故称“面饼”。例如:鞋底面饼(形状如鞋的团状干面条);波纹面饼(呈波浪形的团状面条)。此“面(麵)”与彼“面”毫无瓜葛。
原载《羊城晚报》2011年4月23日B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