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题研究
岭南民间舞蹈文化类型及其呈现
2014-12-22 15:51:45 来源: 点击: 作者:眭美琳(广州大学音乐舞蹈学院)
“岭南”一词,最早出现在司马迁《史记?货殖列传》:“夫天下物所鲜所多,人民傜俗,山东食海盐,山西食盐卤,领南、沙北固往往出盐,大体如此矣”。《辞海》释义有三,一为地区名,亦称岭表、岭外、岭海等,指中国五岭以南地区,包括现今广东(含港澳地区)、海南、广西大部分地区和越南红河三角洲一带及以北地区;二为道名,唐贞观十道、开元十五道之一,以在五岭之南得名,治所在广州,范围大约包括当今广东、海南、广西大部和越南北部地区;三为唐方镇名,开元21年(733年)置岭南五府经略使,至德元年(756年)升五府经略使为岭南道节度使,之所在广州,直辖广管诸州,约当今钦山港以东大部分地区,兼领桂、邕、容、安南四管,咸通3年(862年)分为东西两道:以广管为岭南东道节度使,邕管为岭南西道节度使,兼领桂、容、安南三管。[1]从以上表述可以得知,岭南为地理区域属性,并随着时代更迭有所变化。现今,岭南更多专指广东省行政区域。在本文中,岭南一词的区域划分也专指广东省。
岭南除了以上地理区域属性外,还具有专门的文化属性,其代表为“岭南画派”、“岭南诗派”、“岭南园林”等。岭南文化具有多元、兼容、开放等特性,其构成元素主要为本土的百越文化、南迁的中原文化以及舶来的海外文化。岭南民间文化特点,其一、南北文化的交融,中西文化的汇萃;其二、活泼明快,充满南国水乡的浪漫情调;其三、兼容的情怀和温顺的生活方式。[2]
笔者根据岭南大地现存的民间舞蹈,按照民间舞蹈文化的特殊性,从动态形象入手,对岭南区域内各种文化类型下的区域性民间舞蹈进行比较研究,将岭南民间舞蹈文化区划分为粤北少数民族民间舞蹈文化区、粤东客家民间舞蹈文化区、粤东北潮汕民间舞蹈文化区、粤中南广府民间舞蹈文化区、粤西北桂东民间舞蹈文化区、粤西雷州民间舞蹈文化区、五邑侨乡民间舞蹈文化区以及特区新客家民间舞蹈文化区等。
一、少数民族民间舞蹈文化区:该区域主要为广东省北部韶关、清远、惠州等山区,在这里生活着瑶、畲、壮等少数民族,其民间舞蹈文化具有浓郁的民族风情和特点。粤北瑶族同胞与其他少数民族一样,民间歌舞丰富多彩,其中代表的有连南瑶族(排瑶)的《大长鼓舞》、连山瑶族(过山瑶)的《小长鼓舞》以及龙门蓝田瑶乡(过山瑶)的《舞火狗》等。《大长鼓舞》又称“打嘟”、“调花鼓”,每逢重大传统节日或喜庆时节,瑶家都要跳大长鼓舞庆祝。该舞蹈为男性群舞,现个别地方也有女子加入,表演人数不限,但必须成双成对。表演时两人一组,相距三、四步,左肩相对,时而穿插换位、时而旋绕成圈,整体队形可成横排、斜排、方格等,游村则以队列行进表演。舞蹈内容丰富多样,有模拟劳动生产的“种树鼓”、“砍树鼓”;有叙事的“十二姓鼓”;有表现欢快情绪的“歌堂鼓”、“大圆圈鼓”;还有祭祀祖先的“盘古王鼓”。舞蹈时舞者可以左右手击鼓或双击鼓,舞蹈动作集中于腰部和下肢,基本动态为两膝有节律地伸屈,身体上下起伏颤动,基本动作有“蹲颤”、“蹲颤摆鼓”、“提手击鼓”、“弓步划狐”等。《小长鼓舞》主要在逢年过节、喜庆丰收、婚姻祭祖等活动中表演,通常为两人或四人对舞,现也有群舞和独舞表演形式,难度最高要数在八仙桌上对鼓而舞,具有很强的技巧性和观赏性。舞蹈内容主要表现瑶家生活生产的,过山瑶得名因其该民系部落频繁迁徙,过着游耕游猎的生活,每到一处就必须盖房建屋,因此有专门表现盖房建屋的动作,例如,“平屋地”、“立柱”、“拉梁”、“盖房”、“莲花盖顶”等。动作刚柔相济、步伐灵巧,基本动态为双腿屈蹲、重心往下沉,身体有节律地上下颤动。
二、客家民间舞蹈文化区:该区域主要为广东省梅州、惠州、河源以及韶关一带,客家是广东的三大民系(广府、潮汕、客家)之一,客家文化既继承了古代中原文化,又融合了岭南土著文化,进而形成了岭南文化中独具魅力的客家文化。客家人讲究“耕读传家”,非常重视读书和农业,因此其民间舞蹈也受此影响。其代表主要有客家采茶歌舞、杯花舞以及各种灯舞等。客家采茶歌舞又称“采茶灯”、“采茶戏”,是一种载歌载舞的民间民俗艺术,一般在春节期间演出,因为贴近生活、通俗易懂而深受群众热爱。其动作按照老艺人的“艺诀”要求“扇花舞起像绣球,头顶水碗矮步走,水袖挥舞龙摆尾,收舞静观若神偶”,由此得知,扇子花、矮子步以及单臂袖为客家采茶舞的“三绝”。表演内容主要围绕生活生产,例如,模拟现实生活的“梳妆”、“整鬓”、“开门”等;模拟生产劳动的“绣花”、“挑担”、“摇船”、“锄地”、“喂鸡”等;还有模拟动物、大自然的“乌鸦晒翅”、“蜻蜓点水”、“狮子滚球”、“大树遮阴”等。客家民间舞蹈是人民在劳动中的产物,反映的是劳动者的理想和愿望,把生活中的感受以及内心的喜怒哀乐,都用舞蹈的形式来表达。另外,客家人在节日时多以灯舞相伴,其形式可谓丰富多样、千姿百态,有船灯、竹马灯、龙灯、狮灯、花灯和鲤鱼灯等,但大多还是以舞龙灯为主,有祈求如意吉祥,风调雨顺,五谷丰登,消灾纳福,国泰民康之意。同时在客家人的世界观中认为狮子是吉祥之物,它能带来财富和平安,吉祥与健康,客家有一句俗话“狮龙入屋,买田做屋”,所以舞龙和舞狮是客家人最喜欢舞蹈方式。个别客家地方喜欢以鲤鱼灯为主要表现方式,把鲤鱼喻为年年有余,吉祥,幸福的象征。客家灯舞活动,场面浩大,不管是人数表演上和乐队伴奏上,都突显出这个民系的风俗习惯,社会风貌,文化传统和人文性格。
三、潮汕民间舞蹈文化区:该区域主要为潮州、揭阳、汕头以及汕尾等潮汕地区,潮汕文化是古代南粤土著文化、中原文化和海外文化相融合而产生和发展的文化。其民间舞蹈深受该文化的浸染,主要代表有潮汕英歌、钱鼓舞、鳌鱼舞等。英歌,又称“因歌”、“莺歌”等,广泛流传于潮汕地区,其中普宁、潮阳及邻近的惠来等地最为盛行,是一种融舞蹈、戏曲、武术于一体的民间广场游艺民俗舞蹈。表演气势宏大,全部由男子表演,有歌颂英雄人物、驱邪逐疫的寓意,也有祭祀祖宗和弘武健身的功能,最主要还是当地群众的自娱和他娱活动,主要是在春节至元宵期间以及其他重大传统节庆日子演出。表演形式一般分为“前棚”、“中棚”和“后棚”。“前棚”为男子集体舞蹈表演,也是英歌的主打部分。由棒槌舞和小鼓舞组成,表演人数少则16—32人,多则108人。演员们身着古代武士装扮,脸上涂抹脸谱,其中几个演员是按戏曲舞台上的梁山英雄好汉脸谱样式的化妆,其他演员也画脸谱,但没有明确的人物身份,但也有在腰上挂水浒人物名称的腰牌,以示其身份。表演队分为左右两队,纵队向前行进,舞者双手拿短槌或右手短槌、左手持鼓。行进至广场或开阔地,整个舞队就会舞动起来,变换出各式舞蹈队形,如麦穗花、金龙穿水、双龙出海、田螺圈、半月莲等;舞者通过敲击着短槌或小鼓,敲击槌的手法有十字滑槌、夹槌、撩击槌、甩槌、斜插槌等十几种;同样,击鼓有上击鼓、抓鼓、持鼓槌、抢鼓跳步等;脚下基本步法有提颠步、磋跳步、碎步等。在大鼓、大钹、月锣等乐器“咚咚喳、咚咚喳”和呐喊声的伴奏下,队形整齐紧凑,舞姿协调优美,具有阳刚英武之气。舞至高潮,呐喊声与锣鼓声响彻四方,气势磅礴,震撼人心。“中棚”就是由一些小演唱、戏曲片段之类的表演节目组成,目前保留了13个传统曲目,表现内容多为民间生活的轶事趣闻。“后棚”为集体武术表演,一般由16-36人组成,表演各式各类的武术套路和真功夫,显示英歌队伍的高强武艺和宏大气势。根据表演来分,大致可分为慢板、中板和快板三种。在慢板英歌中,又分对打套式、文派和武派。主要特点是动作刚劲雄浑、粗犷奔放,威武豪迈,场面恢宏壮观,给人以美与力量的享受。中板英歌的锣鼓敲击比较简单,节奏变化不多。快板英歌相对前两种,节奏更加快,鼓点更紧密,队形变化丰富,动作的幅度增大增强。俗语道“北有秧歌、南有英歌”,上世纪70年代末《人民日报》更撰文“北有安塞腰鼓,南有普宁英歌”。
四、广府民间舞蹈文化区:该区域主要为广州、佛山、珠海、中山等珠江三角洲平原地区,广府文化是指以广州为核心、以珠江三角洲为通行范围的粤语文化,从属于岭南文化,在岭南文化中个性最鲜明、影响最大。其民间舞蹈最具代表性的要属舞龙、狮舞等,舞龙有香火龙、醉龙、旱龙等各种各样的形态,例如,佛山香火龙由棕缆、草绳捆扎河涌边野生的水仙花而成的龙头、龙身和龙尾,再插满香火,随着社会的发展衍化成金龙、银龙等。该舞蹈一般在祠堂、庙宇或广场表演,有“游龙”、“团龙”、“戏珠”、“咬尾”、“梅花阵”等多样形式,腾跃飞舞的长龙配以激昂高亢的锣鼓点伴奏,深受广大群众的喜爱。醒狮,又称“狮舞”,独具岭南特色。“醒”在粤语中是“威猛”的意思,由两人表演,一人舞狮子头、一人舞狮子尾,刻意模拟狮子的内在神韵,其动作威武粗犷、腾挪闪躲十分大气,并且有南拳武术的套路参与其中,例如,“四步马”、“跳步”、“滚辘”等。传统舞狮主要分三星鼓舞和七星鼓舞,三星鼓舞步伐小,动作较柔,侧重表现醒狮的神态和神情;七星鼓舞步法大,动作刚硬,幅度也大,侧重表现醒狮的威武勇猛的“兽王”气质。表演程序分“开桩”、“出洞”、“上山”、“巡山会狮”、“寻青”、“采青”、“入洞”、“收式”等步骤,其中“采青”中的登高“采天青”最为精彩、惊险。
五、桂东民间舞蹈文化区:该区域主要为肇庆、云浮、茂名等地区,该区毗邻广西壮族自治区,由于历史上行政区域的调整和变化,具有八桂文化的一些特点。主要代表性民间舞有麒麟白马舞、禾楼舞、五马巡城舞、德庆雄鸡舞等。麒麟白马舞主要流传于肇庆封开,该地有两座相连的大山,一座叫麒麟山,一座叫白马山,每年农历八月十七日(岭南第一状元莫宣卿的诞日)封开大洲镇村民就穿戴着麒麟、白马的道具,过村走寨,敲锣打鼓、载歌载舞表演麒麟白马舞,以此祈求风调雨顺、国泰民安,几百年来代代相传。麒麟在古代是王政兴旺,吉祥太平的标志,也是圣贤之人的象征;广西罗城的仫佬族为纪念为爱情而献身的白马娘娘而跳“白马舞”。麒麟白马舞以麒麟的神性和白马善良纯洁的传说融在一起,并借此舞蹈来颂扬、纪念莫宣卿,达到教化后人的功能。郁南禾楼舞是南江流域的乌浒人(壮族祖先)在庆祝丰收、祭祀神灵时跳的一种舞蹈,是远古稻作文化的活化石,同时,也是原始巫文化与傩文化结合的产物。舞者头戴假面具,身穿黑色衫裙(壮族崇尚黑色),头戴蓑笠,腰扎禾束,脚蹬麻鞋,“族长”(亦是人神相沟通的巫师)身披红袍、头戴莲花冠,系红色间黄披肩,左手执牛头锡杖,右手摇着一个系有彩带的铜铃,铃声起着震慑和号召众“族人”的作用。舞蹈动作以踏足、摇手、摆身为主,原始粗犷、舞步轻快、号声呼呼,一派庆丰收的景象,伴以 “登上楼台跳禾楼,风调雨顺庆丰收,摇肩欣歌太平世,众执穗铃咏金秋”的歌词。在其他地方的禾楼舞有些不一样。例如,罗定跳禾楼从祭神开始,由一名女巫主持,男巫在一旁敲小锣,之后摆山歌擂台,由男巫师扮歌伯,先要拜过刘三姐(广西壮族的歌仙)神像,后与棚上观众对歌,所唱为郁南连滩山歌调。发展到现在,还与当地祭神打醮的仪式相融合,巫风更浓。有学者认为,那是八桂壮族风俗的遗存。另外,化州禾楼舞则主要以祈年为主,每年农历七月十四“禾了节”,禾堂中央挂刘三仙(即刘三姐)画像,据说原来是挂禾花仙子、禾谷夫人的画像,传说刘三姐传歌至此,正值当地闹虫灾,刘三姐教他们炼“百草丹”,消灭了虫害,夺得了丰收,从此就挂刘三仙。该民间歌舞生活气息浓郁,与农事息息相关。
六、雷州民间舞蹈文化区:该区域为湛江、茂名等地,以闽语雷州话为通用语言的雷州区域文化。该区地理环境十分恶劣,被称为“蛮荒之地”、“瘴疠之乡”,先民既要面对变幻莫测的海洋还要面对各种自然灾害,产生了对神灵的敬畏心理,因此产生了敬神尊贤的雷神文化、海洋文化等,其最具代表性的民间舞蹈就是傩舞、人龙舞等。傩舞,为先秦时期中原地区的一种驱逐疫鬼、祭祀神祇的舞蹈,有国傩、乡傩、天子傩等。在粤西雷州半岛的湛江、雷州、吴川以及茂名的化州等地都有傩舞,但因各地的表演形式和祭祀的神祇不同,名称也有所不同,吴川叫“舞二真”、“舞六将”,湛江叫“考兵”,雷州叫“走成伥”,化州叫“跳花棚”。粤西傩舞多与祭祀神祇有关,如,“跳花棚”于每年农历十月“小雪”至“大雪”间,其祭祀对象是康皇;“考兵”于正月十五元宵节进行,其祭祀对象是康皇及其部下刘、车、麦、李、洪五将;“舞二真”于正月初八至十五日举行,敬奉的对象是康皇及车、麦二真君;“走成伥”于正月二十七日举行,敬奉的是雷神;“舞六将”于农历三月初三进行,祭祀的对象为北帝菩萨及其部将赵、马、关、张、辛和邓。祭祀程序大致为设坛、捉鬼、游神、祭神等,同时,各地傩舞表演还有各自不同的特色节目,如“考兵”表演期间,有“翻刺床”的巫术巫技表演,就是坛前八仙桌上布满荆棘,一个“神灵附体”的人赤裸上身在刺床上来回翻滚,而傩舞队在旁跳傩呐喊助威;“舞二真”的二真君手持钢刀,在八仙桌上按特定的口诀表演循环舞蹈;而“跳花棚”是以傩戏的形式演出,有固定的“科本”,面具具有戏曲人物造型,表演内容多与农事、男女、生活、祭祀相关。人龙舞是湛江市郊东海岛一带流行的民间舞蹈,属于我国龙舞的一种,起源于明末清初,盛行于清代乾隆、嘉庆年间,是一种大型的广场艺术。每逢农历中秋或丰收时节,都要在街道、广场或海边表演,由五、六十人甚至百余人组成,龙首、龙身、龙尾都用人体接架而成,龙头由身高力大的大人身负三个小孩,分别代表龙舌、龙眼、龙角,龙身由大人支撑在其肩上仰卧的少年,一节一节地连接起来,龙尾也是大人肩扛着一个少年,双脚叉开,以示龙尾。表演者头扎黄、红两色头巾,身穿短褂龙衣,臂、腿都扎着绑带,舞蹈动作粗犷而又威武逼真,在锣鼓的伴奏下时而左盘右旋,时而腾舞戏珠,时而摆尾摇头,充分体现了龙的威猛、灵活,可谓规模宏大、精彩异常。
七、五邑侨乡民间舞蹈文化区:该区域主要为江门市辖的新会、台山、开平、恩平、鹤山五县市,史称“五邑”,目前有人口370 多万,而海外五邑籍的华侨华人有215万,分布在世界100多个国家和地区;另外五邑籍的港澳同胞有149万之多,因此称为“五邑侨乡”,该区有着浓郁独特的侨乡文化。在这里,中外多元文化广泛交融,乡村比较"洋气",比较城镇化,中西结合的乡土建筑随处可见,其中民间舞蹈主要有荷塘纱龙、芭蕉火龙、鹤山舞狮等。荷塘纱龙,明代时由四川传入,原为布龙;民国时期,经留学日本的乡民李玉颖提议把裹布以轻纱贴金绘彩,使龙灯形象显得色彩瑰丽,一般在晚上表演,烛光把整条纱龙映照得玲珑透彻,熠熠生辉。舞步有小跑步、大跨跳、古典错步、弓箭步等,舞珠人也有时用武术耍枪的步法和动作,花式丰富多彩。舞狮按地域和流派可分为南狮和北狮,南狮又分为佛山派和鹤山派两个主要流派。鹤山狮由1852年出生于鹤山的冯庚长所创,他与师弟胡沛在武馆专门养猫细心观察,终于从猫儿戏鼠的过程中悟出狮型猫步,把猫的动作与狮的性格融合起来,创立了“捕鼠、玩耍、捕鸟、高窜、低伏、跳跃、翻滚”狮步八法,因此鹤山狮以丰富的神态、独特的舞步、威武的狮型、强劲的鼓点而闻名,既有狮子的阳刚威猛,又有猫的活泼可爱,技巧性、艺术性和观赏性都很强。现今鹤山舞狮,一方面在本土薪火传承,另一方面,由五邑华侨带到港澳、新加坡等南洋传承而享誉海外。
八、“新客家”特区民间舞蹈文化区:该区域主要为深圳特区,深圳30年前还是一个普通的海边小渔村,改革开放30年后,成为了一个拥有1000多万人口的国际化大都市,其居民因都是从全国各地“移民”而来,同时,深圳龙岗等地属于客家地区,所以有学者把深圳人称为“新客家”。近年来,深圳充分利用其地缘优势,开展了以特区旅游文化为主的各类民间舞蹈表演,例如,世界之窗、锦绣中华、民俗文化村等;同时,也注重本地民间舞蹈文化的保护和开发,包括沙头角的鱼灯舞、龙岗的舞龙、福永的舞狮等。
2003年,广东省被中央确定为文化体制改革综合试点省,开始了“文化大省”建设;2010年,广东省出台《广东省建设文化强省规划纲要(2011-2020)》,提出要大力推进实施广东建设“文化强省”战略,明确要求把弘扬中华传统文化和岭南优秀历史文化与吸收外来文明成果有机结合起来,加强岭南历史文化研究。岭南民间舞蹈文化是岭南文化的一个折射点,更是其区域文化的“身体”体现。因此,我们必须积极主动地参加“文化强省”的建设,深入理解岭南民间舞蹈文化的地位和作用,并不断继承、发展,通过大力研究、挖掘和整理岭南民间舞蹈文化,使其内涵和外延得到更大的发展和提升。
【参考文献】
[1] 辞海编辑委员会. 辞海[M] 缩印本. 上海:上海辞书出版社,1980:790.
[2] 叶春生.岭南民间文化M].广州: 广东高等教育出版社,2000: 13-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