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府资讯

大兴专栏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广府资讯 > 学者专栏 > 曾大兴专栏 > 正文

文学地理学简介

2015-09-23 08:39:34 来源: 点击: 作者:

[编者按]2015年4月中旬,中共广州市委书记任学锋同志来广州大学调研,学校领导向他介绍了广州大学的优势学科,其中包括文学地理学。任学锋同志对文学地理学很感兴趣,并就这个新兴学科的建设发表了自己的意见。4月22日,中共广州市委政策研究室通知曾大兴教授提供两份材料:一为《文学地理学简介》,一为《曾大兴的文学地理学研究》。本网站经中国文学地理学会和曾教授本人授权,完整刊发这两份材料,以飨同好。

文学地理学简介

文学地理学是近年来在中国本土产生的一个新兴学科。它的研究对象,就是文学与地理环境的关系。

文学地理的渊源,可追溯到2500年前周朝人对“十五国风”的收集整理,以及《左传?襄公二十九年》所载吴国公子季札对“十五国风”的评价。但是在20世纪以前,古人在文学地理的研究方面只有片断的言论,没有完整的论文或专著。20世纪初期,刘师培发表《南北文学不同论》(1905)、王国维发表《屈子文学之精神》(1906),汪辟疆发表《近代诗派与地域》(1934),开始把古人的片断的言论发展为较有条理的论文。

遗憾的是,文学地理并没有像文学史那样在中国发展为一门学科。原因在于:第一,刘师培、王国维等人并没有像当时的林传甲、谢无量等人写作《中国文学史》那样,写出一本有系统的文学地理学著作,他们只是浅尝辄止。第二,新中国成立之后的头三十年,由于受前苏联的影响,人文地理学受到批判,与人文地理学关系密切的文学地理研究被中止。

20世纪80年代以后,随着中国的改革开放,以及世界学术的“空间转向”,文学地理的研究被人们重新拾起。1986年,北京大学金克木教授在《读书》杂志上发表《文艺的地域学研究设想》一文,呼吁从地域的角度研究文艺。1995年,广州学者曾大兴主持并独立完成的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中国历代文学家之地理分布》在湖北教育出版社出版。这本书被学术界公认为海内外第一部文学地理学的专著。复旦大学黄霖教授在《文学评论》上撰文指出:“曾大兴的研究非常宏观和富有条理,与明确建构中国文学地理学实差一步之遥。”

随着这本书的出版并获得广泛好评,文学地理的研究热潮开始在中国大陆兴起。据统计,从1986年金克木发表《文艺的地域学研究设想》一文至1995年曾大兴出版《中国历代文学家之地理分布》一书的10年间,在中国大陆发表的相关论文只有27篇;从1995年曾大兴出版《中国历代文学家之地理分布》一书至2011年曾大兴等在南昌主持召开“中国首届文学地理学研讨会”的16年间,在中国大陆发表的相关论文增至1097篇(参见《文学地理学论著目录索引》)。

文学地理学研究为传统的文学研究提供了一种全新的理论、视角和方法,解决了传统的文学研究所不能解决的诸多问题,丰富和深化了人们对文学家、文学作品和各种文学现象的认识和理解,展示了文学研究的诱人前景。首都师范大学陶礼天教授指出:20世纪90年代中期以后,“中国文学地理学研究已渐成显学”(见其《中国古代文论丛稿》一书)。

把文学地理学作为一个学科来建设,则是近五年来的事情。2011年4月19日,曾大兴应《中国社会科学报》之约,在该报“文学版”头条位置发表《建设与文学史学双峰并峙的文学地理学》一文,首次明确提出把文学地理学作为一个学科来建设,首次从理论上明确了文学地理学的研究对象、意义、学科定位和建设目标。该文在学术界引起重要反响,被认为是一篇“简明的文学地理学原理”(参见李仲凡《文学地理学的学科属性》一文)。

2011年11月11日至13日,由广州大学中文系和江西省社会科学院文学研究所联合主办的“中国首届文学地理学暨宋代文学地理学术研讨会”在南昌召开,来自全国各高校和社会科学院的60余位学者一致联名倡议建立“中国文学地理学会”,并按照有关程序选举产生了学会的组织机构,曾大兴被推选为会长。《中国社会科学报》、《南昌晚报》等中央和地方的多家媒体对会议作了热情洋溢的报道。此次会议的召开与“中国文学地理学会”的成立,标志着文学地理学的学科建设正式启动。

2011年以来,广州大学与江西省社会科学院通过“2+1模式”(即以这两家为主,每年吸收一个新的合作伙伴),已在国内主持召开了四届“中国文学地理学会”年会,编辑出版了四辑《文学地理学》年刊。从第二届开始,每届年会都有日本和韩国的学者参加,每辑年刊都收有日本和韩国学者的论文。年会的可持续召开与年刊的可持续出版,《中国社会科学报》等权威报刊的及时报道和对学会负责人的多次专访,迅速扩大了文学地理学在国内外的影响,使文学地理学这一新兴学科得到中、日、韩三国学者的热情支持和广泛认可。应日本福冈大学的邀请,“文学地理学国际学术研讨会暨中国文学地理学会第五届年会”定于2015年8月26日至29日在日本福冈举行。这次会议的召开,将有力地推动文学地理学由中国经亚洲走向世界的进程。

据考察,国外也有文学地理的研究,但是从法国十九世纪的学者斯达尔夫人的《论文学》一文算起,其历史还不到200年,其成果既少又零散。更重要的是,文学地理的研究在国外并不受重视,它只是文学史研究的一项补充,并未成为一个学科。文学地理学的故乡在中国。文学地理学作为一个学科是在中国本土产生的。

文学地理学这个学科的意义,概括起来有如下四点:

一是主张从地理的、空间的角度看文学,改变了传统的仅从历史的、时间的角度看文学的思路和方法,解决了传统的文学研究所不能解决的众多问题,丰富了人们对文学的认识,深化了人们对文学的理解,再次激发了人们对文学的兴趣。

二是完善了文学这个一级学科。世界上几乎所有的人文社会科学学科,都有时间和空间这两个维度,既有史,也有地理。例如历史学有通史、断代史、专门史,也有历史地理;语言学有语言学史,也有语言(方言)地理;军事学有军事史,也有军事地理;经济学有经济史,也有经济地理。但是长期以来,在文学这个学科只有文学史,而没有文学地理。从这个角度来讲,文学这个一级学科乃是一个不完整的学科。而文学地理学这个二级学科的建立,即可以从空间这个角度来完善文学这个一级学科。

三是可以为世界学术作出新的贡献。20世纪以前,中国只有传统的学术,没有现代意义上的学科。现代意义上的学科是20世纪以后从国外引进的。从国外引进学科,借鉴和吸收西方文明的优秀成果,这一点无可厚非。但是从国外产生的学科到了中国之后,往往有一个漫长的本土化的过程,许多学科甚至经过半个多世纪的磨合也没有完成这一过程。更重要的是,由于学科是从西方引进的,使得整个的学术话语体系也是西方的。因此中国学者有必要在自己的本土尝试建立新的学科。文学地理学学科是在中国本土产生的。这个学科的建成,将是中国学者对世界学术的一个独特贡献,也是以文学研究为突破口,试图建立中国话语体系的一个开端。当然,在中国本土建立的学科,必须完成一个国际化的过程,必须真正走向世界,为世界所认可。

四是有利于自然环境的保护与人文环境的优化。文学地理学的研究对象,是文学与地理环境的关系,地理环境包括自然环境,也包括人文环境。文学地理学重视文学与自然环境的关系,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恢复和重建文学与自然的联系,进而在一定程度上恢复和重建广大文学作者、读者与自然的联系。这对于保护自然环境、建立人类与自然的亲和关系是有重要意义的。

文学地理学同时也重视文学和人文环境的关系。优秀的文学家与文学作品的产生,离不开优质的人文环境的培育。为了催生优秀的文学家与文学作品,人们必须重视人文环境的改善与优化。文学地理学可以为人们改善和优化人文环境提供大量的信息服务和智力支持。

文学地理学作为一个新兴交叉学科,既是文学的一个分支,也是地理学的一个分支。文学地理与文化地理、教育地理、民俗地理乃至旅游地理等等的关系都很密切。许多著名的旅游景观,例如黄鹤楼、岳阳楼、滕王阁、杭州西湖、黄州赤壁等等,同时也是著名的文学景观。正是相关的文学经典的长期作用,才极大地提高了这些景观的知名度和影响力。而文学景观研究,乃是文学地理学的研究对象之一。所以文学地理学不仅受到文学界的青睐,也受到地理学界、教育学界、民俗学界乃至旅游学界的青睐。一个新兴学科能够受到如此众多的相邻学科的青睐,这在学术史上是少见的。最近,拥有百年历史的中国地理学会表示,要在中国地理学会下面建立一个文学地理专业委员会。这表明新兴的文学地理学科,已得到地理学界的认可。

文学地理学的诞生,改善了文学的生态,刷新了人们对文学的认识,为文学研究和文学创作提供了一个新的“增长点”。它是一门可持续发展的新兴学科,它的前景是无限广阔的。

(中国文学地理学会供稿)

主办单位:广州大学广府文化研究基地

电话:020-39339403地址:广东省广州市番禺区大学城外环西路230号

版权所有:广州大学“bet365.net”技术支持:广州大学网络与现代教育技术中心

当前访问量: